被稱為“世界喀斯特地貌的被稱別精華”,云南石林到底有多特別?
發布時間:2023-09-20 10:27:35 作者:昆明文旅 瀏覽量:212
劍狀石林
云南石林被稱為“世界喀斯特的精華”,擁有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演化歷史最久遠、特地分布面積最廣、精華類型齊全、南石形態獨特的底有多特古生代巖溶地貌群落,有'天下第一奇觀'的被稱別美譽。
石堡
在世界范圍內,除了云南石林以外,特地還有一些類似石林的精華喀斯特地貌,其中最顯著的南石有三處,其一,底有多特馬達加斯加的被稱別“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其二,馬來西亞的世界“古納穆魯國家公園”;其三,巴布新幾內亞的特地“凱靖德山”。這些劍狀喀斯特地貌都位于熱帶海島環境,其形成都是由豐沛的雨水及地下水溶蝕石灰巖形成。比較而言,云南石林的不同之處在于:
不規則狀
云南石林的地質發育演化歷史長,過程復雜。云南石林經歷了多階段的復雜演化過程,石林是在2.9億年早二疊世碳酸鹽巖(陽新階地層)的基礎上,從2.6億年開始遭受剝蝕而一直持續到今天。
石頭上的遠古海洋生物化石
巖石上的水平線
溶井
裂隙
云南石林的形態豐富多樣。在世界劍狀喀斯特地貌中,云南石林的形態最豐富多樣,各種形態的石柱、石峰、石芽高低大小不同,形態色彩各異:渾圓柱狀、鋒利劍狀、尖銳針狀;有層層疊置的塔狀、有上大下小的蘑菇狀、更有許多離奇的不規則狀。世界上各種類似喀斯特的形態在石林都能見到,因而石林被譽為“喀斯特地貌博物館”。
平衡石
石蘑菇
云南石林石柱高大而聳立不倒。云南石林地處開闊褶皺的核部,巖層產狀水平(巖層產狀即巖層的產出狀態),而且兩組大型節理發育,既有利于石柱、石峰、石芽的形成,又利于層層壘疊,聳立不倒。地下水沿著兩組大型節理溶蝕而形成網狀溶溝,造就了密集林立的原始石柱、石峰、石芽。
石芽
石塔
轉石
文章來源:石林風景名勝區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