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深圳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透露,確診該院肝病研究所研究發現,糞便在某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檢出肺炎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可能提示糞便中有活病毒存在。新型險
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制定的冠狀《關于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的通知》中指出,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還是病毒播風通過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接觸傳播。存糞此前,口傳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深圳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也表示,確診除了呼吸道傳播,糞便新型病毒有沒有通過血液傳播、檢出糞便傳播、新型險污染物品的冠狀傳播,還需要進一步證實。
什么是“糞口傳播”?
糞口途徑指的是傳染病的傳播方式,又稱經消化道傳播。一些傳染性疾病的病原體能夠在大便之中存活,所以可以通過消化道排出的糞便進行傳播,如果這些帶病原體的大便污染了手或者食物,那么就會病從口入,導致傳染給其他人。
比較常見的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的疾病有甲肝、戊肝、傷寒、霍亂、手足口病,還包括一些寄生蟲疾病,比如絳蟲病、蟯蟲病、蛔蟲病。
例如,農民用病毒污染的糞便給蔬菜施肥,如果沒有將這些食物充分洗凈燒熟,吃了這些食物的人就可能被感染;再如,被病毒感染的人排便后沒有洗手,又直接用手接觸了別人的食物或餐具,那一起用餐的人就會被感染。
切斷糞口傳播 將病毒“拒之門外”
切斷糞口傳播,是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一個重要環節。除了將食物洗凈煮熟,“飯前便后”洗手是切斷消化道傳播最簡單易行的方法。
洗手時應注意使用肥皂、香皂、洗手液等清潔用品,并用流動水沖洗,時長不少于 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