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方鳳嬌 上海攝影報道
近日,??可虾9俜桨l布的現突新年賀詞透露,2024年全市生產總值有望邁上5萬億元新臺階。中國2023年上海GDP已達4.7萬億元,元城參考今年前三季度4.7%的市上什實增速,加上經濟普查的??空{增,上海GDP總量突破5萬億元大關,現突可謂水到渠成。
知名經濟學者盤和林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上海有望實現5萬億元GDP的突破,靠的是發展新產業新業態,開放吸引外資,即改革帶來創新,開放引入資金和產業,從而實現了高速高質量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數據也意味著,在京滬兩大4萬億級城市中,上海先行一步,成為我國第一個5萬億元GDP城市,也成為全球經濟規模最大的5大城市之一。這也預示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將開啟新篇章。
有望邁上5萬億元新臺階
上海是國際金融中心,同時還是眾多產業的中心,且產業門類非常齊全。根據《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上海的定位是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
可以說,上海是中國內地最受外資青睞的城市,也是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最為集中的城市。
新年賀詞提到,上海全市生產總值有望邁上5萬億元新臺階,金融市場交易規模達到3500萬億元,口岸貿易總額保持全球城市首位,上海港成為全球首個年吞吐量超5000萬標準箱的世界大港,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攻關加速推進,上海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蓬勃生長、日益強勁。
那么,上海何以成為我國第一個5萬億元GDP城市?
對此,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海GDP在過去的2024年有望突破5萬億元,最直接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上海的多元化產業發展一直領先于全國,甚至比肩全球,尤其是在高端制造業、貿易、金融層面,引領了全國發展的方向;二是上海是中國最大的金融中心,金融和支持產業發展的功能在上海體現得淋漓盡致,尤其是上交所主板和科創板,對于上海的產業做大做強,提供了更多的金融資本支持;三是上海有一百多年的商業發展歷史,與全球包括歐美在內的國家都建立了國際化的融合發展體系,尤其是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上海的國際化業務發展也領先于全國。
值得一提的是,長三角地區的整體協作和發展,也對上海的經濟增長起到了顯著的推動作用。
2024年以來,上海大都市圈實現了從“1+8”到“1+13”的升級,以上海為圓心、90分鐘交通距離為半徑,覆蓋蘇州、無錫、常州、南通、鹽城、泰州、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舟山和宣城。這個超大尺度都市圈,面積達11.4萬平方公里,聚集著1.1億人口。
在這次“1+13”的上海大都市圈中,新納入了杭州、紹興、泰州、宣城、鹽城五座城市。整體來看,13城涉及江蘇、浙江各6座城市、安徽1座城市。
“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產業鏈發展,構成了一個系統化規?;挠行渲玫陌l展格局。以上海為出口拉動長三角的二三線城市的配套產業與上海聯合發展,對上海的GDP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蓖跫t英說。
并且,長三角諸多城市與長三角的鏈主上海,形成了一種共同發展、融合發展、和諧發展、梯次發展的格局。以上海為龍頭、以江浙地區的中小配套產業為基礎,從而使得整個長三角經濟開啟了共同富裕的發展模式,上海興則基礎產業發展好,而江浙的基礎產業技術不斷進步,又促進了上海經濟的發展,這種良性的互動是長三角一個重要的特色。
盤和林認為,長三角一體化讓上海的中心城市地位更加突出,一體化使得區域內部各個城市之間的分工更加明確,適合上海的一些產業,比如高端制造,科技創造領域的產業向上海集中,從而提高了上海經濟發展的創新力,提高了資源要素的惠及能力,上海金融、科技產業賦能長三角其他地區產業的同時,也助推了上海自身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下一個會是誰?
上海經濟發展,一大關鍵詞是“改革”。
上海市市長龔正在賀詞中提到,這一年里,上海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改革開放“風向標”作用更加彰顯。浦東綜合改革試點深入推進,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穩步擴大,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一輪行動計劃啟動實施,東方樞紐國際商務合作區等開放載體加快建設,第七屆進博會按一年計意向成交金額達到800億美元,再創新高。
接下來,高質量發展是上?,F代化建設的首要任務。龔正提到,要著力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進一步穩外貿、穩外資,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發揮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疊加優勢,加快建設“五個中心”,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推動浦東引領區、臨港新片區、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等重點區域先行先試;積極推進五個新城建設、南北轉型、鄉村全面振興,進一步優化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那么,繼上海之后,誰將是下一個5萬億GDP城市?
“不會逃出北廣深渝這四個城市?!北P和林說。
數據顯示,2023年,北京的GDP就已達到4.38萬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的增速為5.1%,按照5%的增速來計算,再加上經濟普查的調增,北京2024年的GDP有望超過4.6萬億元。
深圳2023年GDP為3.46萬億元,按照年初5.5%的增速目標來計算,再加上經濟普查的調增,2024年其GDP有望接近3.7萬億元。緊隨其后的是廣州、重慶,仍在努力沖刺4萬億元目標。
王紅英認為,按照現在各個城市公布的GDP數值,北京GDP在2025年緊隨上海突破5萬億元不再是懸念。而目前以深圳、廣州、重慶為主導的第二梯隊,GDP有望在2027年左右突破5萬億元,形成龍頭拉動區域經濟的發展格局。
“尤其是北京的發展,一方面強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模式,建立的雄安新區科技城,包括新北京帶動的經濟多元化發展,會使得北京作為龍頭的整個華北經濟一體化發展,也呈現出快速發展模式?!蓖跫t英認為,北京以主要城市發展來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模式,是繼長三角發展模式之后的又一亮點,從而會帶動中國共同富裕的經濟發展模式進一步優化和提升。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