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日,搬遷搬遷《云南日報》第7版刊發稿件《昭通靖安安置區群眾搬遷入住五年來——新業開啟 幸福滿溢》,入住關注全國最大的年后跨縣易地搬遷安置區——昭通市大關縣靖安安置區。

過去五年,靖安安置區新建3所幼兒園、1所高中,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育;建成1所衛生院和6個衛生室,群眾看病就醫更方便;建成1個AAA級景區公園,極大豐富了居民的休閑生活,提升了安置區群眾的幸福感。
近日,走進靖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街道寬闊平坦、干凈整潔,小區內綠植蔥郁、充滿生機,行人悠然漫步、怡然自得,處處洋溢著安寧祥和的氛圍?!鞍仓脜^功能完善、環境舒適,學校、醫院、商超、公園、就業幫扶車間都在家門口,我們生活得很舒心。”搬遷群眾張興文說。
五年來,靖安安置區黨工委始終將穩就業、保就業作為工作重點,通過“黨建+企業+勞務輸出隊”“黨支部+產業協會+三類人員”等模式,為搬遷群眾搭建就業平臺,每年有2萬多人在省內外實現穩定就業。
安置區加強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在安置區大力開發衛生保潔、治安協管等公益性崗位,解決就近就業問題,讓無法外出務工和返鄉的搬遷群眾順利就業。
外出務工返鄉群眾屈志鴻分享道:“5年前,我們一家人從大山里搬到安置區。在安置區黨工委的幫助下,我和丈夫去浙江務工。去年8月,為了照顧孩子我回到安置區。社區了解情況后,很快幫我在家門口找到了工作。”
為推動本地就業崗位擴容,安置區引進了多家勞動密集型企業,并配套建設了340個蔬菜大棚、1200畝香蔥基地和3萬畝馬鈴薯產業基地,讓眾多搬遷群眾實現了穩定就業。同時,開發了1113個公益性崗位,讓更多困難家庭、弱勞動力家庭有了更穩定的收入。
搬遷群眾何俊彩滿臉笑容地說:“搬過來后,我在家門口的扶貧車間工作,每月能掙3000多元,既能照顧家庭,又有收入,日子越來越有盼頭?!?/p>
教育是民生之本。靖安安置區配套建成的2所幼兒園,使學前教育需求滿足率達100%;改擴建的2所小學、1所初中,全面夯實了義務教育辦學基礎,教育質量得到大幅提升。
大關縣靖安新區第一小學由長寨小學改擴建而成,學生人數從300多名增至1837名,教師也從17名擴充到98名。校長黃先桃說:“全校老師都非常敬業,不僅關心學生的學習,還注重他們的生活和心理狀況,每周都會開展家訪和輔導工作。2023年,全校教育教學質量在鄉鎮完小中位列第一。”
配套建設的昭通云天化中學靖安學校,由云南省一級一等完全中學云南云天化中學委托管理,學生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名校的優質教育資源。該校執行校長胡啟政介紹:“學校硬件設施齊全,還配備了先進的智慧校園系統。在管理上,我們以云天化中學管理體系為核心,結合學校實際進行優化;教學資源共享方面,我們與云天化中學本部實現一體化發展,老師們參加各類專業培訓,將最前沿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帶給學生。今年,學校計劃完成云南省一級三等高中的申報和認定?!?/p>
為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需求,云天化中學靖安學校開展分層教學和特長生培訓,注重綜合素質培養和心理輔導,讓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拔蚁矚g我的學校,老師很嚴格但很關心我們,食堂的飯菜也很好吃,在這里學習很開心?!卑四昙墝W生張子怡說。
在醫療保障方面,靖安安置區新建了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和1個預防接種門診,配備了140多名專業醫務人員,開設20多個科室?!艾F在買藥太方便了,感冒藥在社區就能買到。”搬遷群眾茍進敏說。
靖安鎮中心衛生院院長馬敏蓋介紹:“五年來,我們不斷完善醫療設施,充實醫療專業人才,提升醫療服務水平,讓基層病種和慢性病患者不出鎮就能得到有效治療,真正做到了小病不出村、不出鄉。”
最受安置區居民歡迎的,當屬剛建成的AAA級景區——灑漁外灘公園。這個集休閑、旅游、觀光和運動健身功能于一體的休閑空間,已成為居民休閑娛樂的熱門打卡地,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走進灑漁外灘公園,健康步道沿線綠植蔥蘢、風景秀美;兒童樂園充滿歡聲笑語,各種游樂設施供孩子們盡情玩耍;籃球場、足球場、網球場等場館,滿足運動愛好者的不同需求。
為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靖安安置區在6個社區精心打造了老年大學,組建了老年文藝隊。健身舞蹈課上,老人們身姿矯健,跳出對生活的熱愛;太極拳課程中,一招一式盡顯沉穩與從容;象棋桌前,思維的碰撞激發著智慧的火花;樂器教室里,悠揚的旋律傳遞出晚年的愜意。
安置區黨工委聯合團委、婦聯、志愿者協會等群團、社團組織,聚焦行動不便、生活困難的老年人,定期開展上門助潔、愛心送菜、義務理發等貼心服務。同時,每季度組織一次健康檢查,做到疾病早發現、早預防,為老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來源:云南日報 記者 沈迅 通訊員 陳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