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6天的掘金第四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在烏魯木齊落下帷幕。在這個規模超過以往任何一屆的亞歐博覽會上,河北省31家企業以敏銳的博覽嗅覺,循著“公開合作·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盛藝術玻機遇,前來尋求合作、璃西路經拓展市場。進絲濟帶
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越來越得到全部社會廣泛響應,行業沿線50多個國家和38億人口帶來的資訊歷史機遇,使亞歐博覽會成為我省企業“掘金”新興市場的掘金重要載體,也使中亞以及東歐地區成為企業搶灘布局的亞歐熱土。
亮出優勢
——河北“精品”引新客商上門合作
“參加國內外展會,博覽除了展示產品、盛藝術玻積累客戶,璃西路經對于企業來說,進絲濟帶還可以接觸到業內先進的行業設備、技術,有利于企業汲取先進的技術和經驗,提升產品質量,使精品更精。”省商務廳對外貿易處處長劉靜玉說。
抱團西進
——借助區域品牌影響力降低單打獨斗風險
“你看,這些玻璃都是來自河北沙河的”在展館現場,一位客商饒有興致地和同伴討論著,“我知道這個地方,他們的深加工玻璃很有名。”
記者看到,在建材家具及五金工具展區,一連排著四家來自沙河的玻璃企業,均為今年我省新評選的沙河市玻璃及制品外貿轉型示范基地。
“這是沙河玻璃企業較好次組團參加亞歐博覽會。”沙河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抱團參展不僅使企業在博覽會上形成規模和聚集效應,還提升了沙河玻璃的區域品牌影響力。
采訪中記者發現,此次參展的企業,有許多來自我省唐山、衡水、邢臺等地的出口基地。他們有來自唐山的農具生產企業、來自衡水的絲網及設備生產企業、來自滄州的大棗生產企業等,得益于這些地區的特色產業品牌效應,企業抱團展示均形成了“1+1>2”的效果。
“以出口示范基地、出口聚集區、特色產業聚集地的多個企業整體參展,不但強化了展示推介效果,也有利于降低企業單個兒‘走出去’發展的風險。”劉靜玉說,企業在開拓全部市場和行業整體改造提升上均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準確布局
——借力絲綢之路經濟帶“掘金”中亞、東歐市場
較好次參展的河北彩盛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韓保科,帶來了針對此次展覽研發設計的歐式皮雕玻璃產品,希望通過博覽會試水中亞和東歐市場。“如果效果好,明年我們會考慮做一個大的特裝展位,也會考慮參加其他全部有經驗展會。”韓保科說。
談到熱衷于亞歐博覽會的原因,無論是初次參展的“新兵”還是征戰多年的“老將”,都不約而同提到了絲綢之路經濟帶。他們認為,以“政策溝通、道路聯通、 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為主攻方向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將為企業拓展中亞及東歐市場帶來新的機遇,而積較布局沿線市場、搶占先機,將會在未來的 競爭中贏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