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師在課堂上 通訊員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張裕 通訊員 王妍 實習生 陳宇欣
“各位同志,演請注意聽我講。把專本中我們這次要在河南河上建一個水庫大壩項目……”“歡迎大家參加本次招標,業知現在我宣布招標評標會正式開始。識融師上”這并不是到劇在招標會現場,而是去名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90后博士老師王良澤南的課堂。專業知識被他編排進了劇本帶入課堂,后老橫生學生從角色扮演入手,課趣通過表演劇本掌握專業知識。演很多學生都表示,把專本中從來沒想過原本枯燥的業知專業知識也可以這么有趣。
10月17日,識融師上王良澤南在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到劇這樣的去名劇本已經有十多個,而且現在班上還有學生也開始自己編寫劇本了。后老橫生
知識全在劇本里
走進王良澤南的課堂,課前學生們正在進行最后的排練。他今天要上的課是《水庫大壩招投標》與《隱藏的物證——競標書》。表演過程全程,王良澤南全部交給學生。
“各位投標人,大家好。歡迎大家參加本次水利局的水庫大壩項目開標評標會……”整個課堂都安靜了下來,只剩下表演學生的聲音,全體學生的目光都聚集在講臺上。“趙剛!你在干什么?你怎么能擅自暫停招標活動……”突如其來的一聲巨響,鞠洋同學扮演的水利局局長王明憤怒地拍著桌子。臺下響起了一片掌聲,所有人都不由得為此“震撼”著。
“本次開標評標會到此結束。”又是一片掌聲響起,《水庫大壩招投標》參演學生上臺謝幕。
“北斗市人口增加,所需水利電力資源也逐漸增加……”這場表演用到的劇本是《隱藏的物證——競標書》,這個劇本是由學生萬藝涵負責編寫的。他告訴記者:“這是我第一次寫劇本,沒想到不僅得到了老師的肯定,還成功排演上了。第一次出演老師編寫的劇本我就特別感興趣,再加上平時我經常看各種影視劇,現在反詐宣傳也比較多,我對此頗有感觸,所以才寫了這樣一個關于知識產權保護和反詐的劇本。”
水生態2201班學生鞠洋告訴極目新聞記者,“第一次上這堂課的時候,感覺既新奇又迷茫,不知道為什么我們要學這個,沒想到后來才發現不僅有意思還很重要,感覺每堂課每個學生都很有參與感。”
“別的老師治失眠,這個老師治我的懶。”楊政同學夸張地說,“自從上了這堂課,我發現原來專業課可以這么上,我每天都期待上王老師的課。”
“這個老師很有意思,比起枯燥的課程,我更喜歡這種方式上課。”此次劇本的編導萬藝涵同學告訴記者。
不少同學都表示,上了王老師的課后深刻理解到,合同的簽訂和知識產權的保護真的很重要,掌握了合同和招投標的知識,也能在以后外出工作時不會輕易被騙。
假期看舞臺劇學寫劇本
2022年來到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王良澤南主要給學生們上兩門課,水利工程合同管理與招投標和水工建筑材料。他告訴記者:“經過一學期的課程,我發現單純講述課本里的知識,詞匯專業性太強了,不便于學生理解。有些知識過于枯燥生澀,學生們上課的積極性不高。”
到了假期,他就在思考,該如何跟學生們教授這些專業術語多,知識點生澀難懂,專業性強的課程。在他看來,開創新的授課方式十分有必要。
開創新授課方式有很多阻礙,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生是否“買賬”。王良澤南告訴記者:“擺在我面前的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新的授課方式即便有了,但是學生不一定會喜歡,如果學生不‘買賬’,教學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
該怎么辦?一個新的想法出現在王良澤南老師的大腦中——既然學生不“買賬”,那讓他們參與到其中來不就行了?作為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建設與管理專業的博士研究生,王良澤南決定以劇本的方式,開創一個全新的授課方式。
利用假期,王良澤南一口氣寫了《圍標》《輸水工程招投標》《混凝土》《砌筑塊材與砂漿》和《鋼材》五個劇本。
劇本課一經推出,沒想到大受學生們的歡迎。學生曹思豪表示,“我很喜歡表演,感覺演好一個角色很有成就感。在王老師這里,我好像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找到了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