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享診療操作中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口腔無菌操作原則,診所總制切實落實手衛生和標準預防。感染管理
2、分享臨床操作均使用一次性口腔檢查盤,口腔進入顧客口腔內的診所總制所有診療器械,要求“一人一用消毒或者滅菌”。感染管理凡接觸顧客傷口、分享血液、口腔破損粘膜或者進入人體無菌組織的診所總制各類口腔診療器械使用前必須達到滅菌;接觸顧客完整粘膜、皮膚的感染管理口腔診療器械使用前必須達到消毒。消毒滅菌物品標識齊全,分享按要求專柜專區有序存放。口腔
3、診所總制使用后的診療器械及設備按照相關單獨制度執行。
4、消毒浸泡液管理:全部消毒、滅菌浸泡液均嚴格按照使用說明進行定期
更換,每天監測消毒液濃度,每個容器均要貼上消毒液名稱、濃度、有效使用
時間,并設立登記本,對每次更換時間、每天監測所得消毒液的濃度、每次浸
泡物品的起始時間均要進行登記。
5、修復、正畸技工室物品管理:修復技工室的印模、蠟塊、石膏模型及各種修復體,每次使用后均置于500mg/L含氯消毒液中浸泡消毒5-10min后,流動水下清洗干凈,晾干,放于清潔容器中保存備用。
6、環境管理:保持室內清潔,每天進行開窗通風2次,每次20-30分鐘;針對氣、水槍、高速渦輪機鉆使用時,對環境中空氣和物品造成的污染比較嚴重,以及用后的器械粘有血液、唾液、分泌物等,是細菌繁殖的重要培養基的原因。要求護士要及時回收醫生使用后的器械,并于室內安裝符合要求的動靜態空氣消毒器,定時消毒并登記。地面、物面每天清潔打掃、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每天操作結束后應進行終未消毒處理。建立環境、物表消毒登記本。
7、防護管理:防止交叉感染,在可能接觸血液、被血液污染的唾液或口腔黏膜時,醫生必須戴手套。診治每例顧客前須洗手和更換新手套,醫護人員在操作時必須戴口罩和帽子,必要時戴防護鏡,在操作時被液體污染或沾濕時立即更換,防護鏡則先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毛巾擦凈,再用清潔劑洗滌。
8、嚴格做好醫療廢棄物分類收集、日常日清管理。
9、加強監控:每季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要求,邀請防疫部門對消毒、滅菌質量等工作進行相關項目的微生物監測,如:空氣、物表、無菌物品、無菌浸泡液、工作人員手的細菌培養等,并對存在問題進行分析、評價和提出整改措施。
10、在當地相關衛生行政主管部分的要求指導下開展醫院感染管理各項工作。
作者:勁美設計
來源: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