蹚出自主三代核電創(chuàng)新路
福建福清興華灣畔,蹚出海風勁吹。自主沿著海岸線望去,代核電創(chuàng)福清核電基地6臺機組巍然矗立。新路其中,蹚出5、自主6號機組安全殼上方那一圈水泥“頭箍”,代核電創(chuàng)讓人一眼認出,新路這是蹚出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 10年前的自主2015年5月7日,福清核電基地“華龍一號”全球首堆澆筑第一罐混凝土,代核電創(chuàng)中國自主三代核電從這里出發(fā)走向世界。新路 5月8日,蹚出在“華龍一號”全球首堆開工建設10周年之際,自主記者探訪“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代核電創(chuàng)重溫中國自主三代核電創(chuàng)新征程。 沒有經驗就自己探索 關于自主三代核電,中國核電人想了很久。 1997年的一個午后,在距離四川成都百余公里的山坳中,二十幾名科研人員在討論中國自主百萬千瓦核電設計方案時,首次提出了“177堆芯”的設計方案,“華龍一號”雛形漸露。 2010年,中核集團啟動“華龍一號”前身ACP1000的研發(fā)工作。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帶來慘痛教訓,我國要求新建機組必須滿足國際最高安全標準。中國核電人橫下一條心,決定加快研發(f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安全性更高的三代核電。 2014年,ACP1000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反應堆通用設計審查,隨后正式定名為“華龍一號”。一年后的2015年5月7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落地福清核電基地,正式開工建設。 縱觀全球三代核電,“首堆必拖”是建設工程揮之不去的“魔咒”。 “華龍一號”作為我國自主三代核電,首堆是先鋒中的先鋒,毫無經驗可供參考。“拖”,似乎成了必然。 “‘華龍一號’示范工程的使命就是要為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蹚出一條路。”福清核電總工程師賈玉強說,“華龍一號”首堆應用的“三新”(新設計、新設備、新廠家)設備約占27%,這些尚未經歷過實戰(zhàn)檢驗的設備給安裝調試帶來巨大挑戰(zhàn)。 曾參與過“華龍一號”首堆調試工作的現(xiàn)任福清核電維修三處黨總支書記尤兵記得,調試期間,某國產重要水泵出現(xiàn)轉速波動過大,“這個問題困擾了大家?guī)讉€月的時間,誰都沒有經驗,廠家來了也說解決不了。” 為了不耽誤工程進度,尤兵決定帶領團隊自己干。他和團隊將整個設備進行庖丁解牛式地逐項拆解,挨個進行理論分析和試驗驗證,最終成功找出問題并予以解決。“我們現(xiàn)在可能比廠家還要了解他們的設備!”尤兵頗感自豪。 作為中國自主三代核電的開路者,小到一個國產閥門替代,大到整個核電站數(shù)字控制系統(tǒng)安裝調試,“華龍一號”面臨的都是新問題,向前邁出的每一步都是中國核電的新突破。 2021年1月30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正式投入商業(yè)運行。68.7個月的建設周期,也讓“華龍一號”首堆成為全球唯一按計劃建成的三代核電機組,創(chuàng)造了全球三代核電建設的最佳業(yè)績。 播撒批量化建設的“種子” 今年4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核準浙江三門三期工程等核電項目。本次獲準的新核電機組中,有8臺機組采用“華龍一號”技術。截至目前,“華龍一號”國內外在運、核準在建機組總數(shù)達41臺,已成為全球在運、核準在建機組總數(shù)最多的三代核電。 十年間,“華龍一號”邁入批量化、規(guī)模化建設階段。 “這離不開‘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建設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和培養(yǎng)出的大批人才。”賈玉強形容,這些經驗、人才就像“種子”,撒向全國各地,讓更多“華龍一號”落地生根。 “華龍一號”首堆調試時遭遇的水泵轉速波動問題,后來也困擾著其他“華龍一號”機組。 “我們有經驗,所以都找我們幫忙。”尤兵帶著團隊奔赴多個“華龍一號”建設現(xiàn)場,將積累的經驗傾囊相授,并就反復出現(xiàn)的問題形成了系統(tǒng)化解決方案,讓建設過程少走彎路。 自2020年以來,“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已向國內外“華龍一號”項目和其他新建核電項目輸出人才超400人,編制發(fā)布“華龍一號”運行規(guī)程共14類12000份,推出中英文標準化管理手冊等一系列管理創(chuàng)新成果,涵蓋“華龍一號”工程建設、調試、生產運行等全鏈條,有力助推“華龍一號”批量化、規(guī)模化建設。 在距離福清200余公里的福建漳州,漳州核電二期工程現(xiàn)場熱火朝天,4臺“華龍一號”機組正拔地而起。相比十年前,如今的“華龍一號”施工現(xiàn)場少了人來人往,多了隨處可見的傳感器、攝像頭。借助中核工程構建起的現(xiàn)場施工管理信息系統(tǒng),施工管理人員坐在大屏幕前就可對施工現(xiàn)場了如指掌。 今天再走近“華龍一號”全球首堆,銀灰色的混凝土安全殼“容顏”不改,但其“內心世界”已是煥然一新。 “我們在各類設備上加裝了多種傳感器,收集設備運行數(shù)據(jù),借助布設的5G專網(wǎng),可以將數(shù)據(jù)實時傳回。”賈玉強介紹,福清核電與中核武漢合作,先后打造出“華龍一號”三維數(shù)字孿生系統(tǒng)、反應堆在線仿真系統(tǒng)和核電站智能診斷及預測分析系統(tǒng)等,大大提升了核電站運維效能,一個數(shù)字化的“華龍一號”即將誕生。 “我們希望今年年底在‘華龍一號’上推出全國首個完整的核電站數(shù)字孿生成果!”賈玉強對這個目標充滿信心。(記者 都 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