樅陽在線消息 “咯、天價雞咯,王金咯咯……”在風景怡人的海每后推官埠橋鎮岱沖湖畔,漫山遍野的只元散養林地雞正悠然自得地在樹下踱步覓食。別瞧它們外形普通,天價雞實則每一只都有著姓名編號,王金并且早在幾個月前就以每只528元的海每后推高價售出!這讓人不禁好奇,只元這些“天價雞”是天價雞如何養成的呢?
“我的這些雞被人‘領養’了!”提起“天價雞”,王金樅陽縣良莊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蔡兵侃侃而談,海每后推“在我這兒領養一只雞,只元我每個月給他20個蛋,天價雞一年結束后,王金我把雞宰殺以后,海每后推再速凍包裝寄給他(客戶)。”原來,這兒采用了一種獨特的銷售方式“領養制”,顧客以議定的價格認購一只母雞,公司負責飼養一年,這只雞及其一年里下的蛋全部歸顧客所有。
可在創業之初,蔡兵由于缺乏營銷經驗,飼養的上萬只林地雞因銷售不暢嚴重虧損,一度讓他焦頭爛額。如今,他最感激的就是為他搭建這種訂單銷售平臺的領路人——岱沖村的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金海。
“我們這兒的農產品質量是不用說的,最關鍵的是銷路問題,銷售模式要變,這樣農業企業才能生存下去……所以后來我們就想點子,然后嘗試,現在我們這些散養雞的銷售,就從‘先養后賣’的模式,變成了‘先賣后養’的模式,這樣一來,資金回籠就快,也不愁銷路了。”王金海深知這些散養雞之所以能變身“天價雞”,客戶們更多的是看中這是綠色食品。他也更加堅定要走綠色發展之路,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如今已經摸索出新的會員訂單銷售模式,更為關鍵的是串起村里的綠色種養循環“生態鏈”,因此對村里的整體生態環境也有了更為嚴苛的標準。“我們過去的岱沖湖淡水魚養殖,片面追求數量,對環境不友好,魚肉味道也不好。現在我們是生態養殖,生態靜養模式,不允許投放人工飼料。我們種植模式也在調整,主要是大力發展采摘園,像這樣的經濟作物、抗氧食材,全程不用一滴除草劑,全部都是人工除蟲除草,這樣一來,既保護了環境,又增加了銷路,也解決了更多群眾的務工就業。”
王金海認為,鄉村振興最主要還是解決人的問題,依托產業把人留下了,都有事可做,就能安居樂業。因此他的中心工作是抓黨建,以黨建+的形式,打造了一支有活力有干勁的隊伍,村里班子成員學歷都是大專以上,平均年齡只有33.5周歲。“我們要調高工作標準、調佳精神狀態、調優辦法舉措,在新的起點上一起出發、一起奮斗、一起追夢……”王金海信心滿滿。
今天的岱沖村以綠水青山為主色,用濕地風光和村莊歷史勾勒輪廓,繪就一幅山水田園、和諧宜居的鄉村新畫卷。岱沖湖畔的紫云英花海,多次受央視和省級媒體關注推介,茶香彌漫的龍王尖步道、果香馥郁的生態采摘園,吸引了遠近大批游客前來踏青品茗,感受田園風光,爬山、摘果、戲水、品農家菜……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帶得走綠色食品,美麗的岱沖村正盡情釋放著她的生態魅力。(王朱 蔣驍飛)
稿件來源: 樅陽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