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經驗表明,原油美國經濟衰退期間油價均有一跌。供需
近期,原油原油價格寬幅震蕩,供需但多次跌至70美元/桶附近時均有反彈。原油市場對原油供求分歧何在?會如何演繹?
年以來,供需原油價格受供需交替沖擊,原油波動較大,供需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原油年1月1日-2022年6月8日,供需WTI原油、原油布倫特原油分別大漲60.5%、供需56.5%,原油均漲破120美元/桶,供需創年以來新高;第二階段,原油年6月9日-2022年9月26日,美油、布油分別大跌37.2%、32.0%;第三階段,年9月27日至今,美油、布油分別下跌8.7%、。
第一階段,疫情沖擊下供求矛盾加劇、疊加俄油供給缺口擔憂,油價被推至高位;第二階段,衰退擔憂與美元的強勢對油價形成壓制。第三階段,供給收縮與需求走弱的碰撞下,原油價格波動加劇;但WTI原油多次觸及70美元/桶均有反彈,市場在底部位置分歧明顯加大。
回溯歷史,美國經濟衰退期油價均有一跌。年以來,美國經濟共經歷了4次衰退;美國經濟衰退期間,原油價格均有下跌,油價大幅調整的起點通常在經濟步入衰退半年內出現。
歷史經驗表明, WTI原油價格與全球原油需求走勢較為同步;而原油需求中,交運類需求占比高達七成,出行類需求相對黏性,往往在經濟持續下行一段時間后才會明顯收縮;這導致原油需求通常滯后于經濟拐點1-2個季度。經濟下行初期,原油需求仍未明顯收縮,市場分歧較大,油價通常箱體震蕩。
歷輪經濟衰退中,OPEC均曾收縮產量以應對需求端沖擊;但經濟下行中,沙特等產油國財政收支多有惡化,這一背景下減產計劃往往也并不能得到有效執行。2001年、年、年的經濟衰退中,OPEC均多次下調計劃產量,計劃產量分別下調500萬桶/天、396萬桶/天、745萬桶/天,而2001年與年,OPEC實際產量持續高于計劃產量,實際減產規模也僅為298萬桶/天、302萬桶/天;僅年供應鏈沖擊下才帶來了減產的較好執行。
當下,部分市場觀點認為原油價格或難跌破70美元/桶的支撐位,主要邏輯在于美油庫存低位、或有補庫需求;供給端OPEC+決議減產、美油供給受資本開支約束、俄油價上限禁令啟動。但部分邏輯的中期驗證,仍待進一步觀察。
美國經濟難逃衰退,中國經濟復蘇彈性不大,對原油價格后續支撐效應相對有限。從領先指標來看,當下美國經濟或已處在從放緩到衰退的“十字路口”;美國制造業PMI新訂單指數領先GDP約2個季度,年年中以來,已連續8個月低于榮枯線,或指向經濟下行仍將延續。中國需求確有復蘇,但經濟復蘇斜率不高,交運修復已經放緩,支撐效應或相對有限。
供給端,當前較高的減產執行率,實為前期產能缺口尚未彌合,后續減產的實際約束力仍待檢驗。
美國頁巖油的供給增速雖有放緩,但當前油價下油企仍有擴產能動,產量難現明顯收縮。截至年一季度,美國油企的資本開支增速高達30.6%,資本開支增速與鉆井數量息息相關。鉆井數溫和增長下,美油供給仍在放量,截至年5月11日,美國頁巖油產量達933萬桶/天,創歷史新高。
俄油價格上限、出口禁令制裁的執行效果也不及預期。年3月俄油出口仍在增長,一方面,俄油大量通過印度等非歐盟國家實現轉出口;另一方面,60美元/桶的價格上限大幅高于俄油生產成本,俄油雖相對布倫特原油有折價,但依然有利可圖。
此外,當下OECD原油庫存、美國商業原油庫存均不低;庫消比持續走低的大趨勢下,供給相對過剩的油價難有起色。
溫馨提示: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