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腫瘤藥
腫瘤領域一直都是國內外藥企新藥研發的重點。今年獲批新藥中,抗腫瘤及相關疾病藥物有16款,包括武田的莫博賽替尼、羅氏的維泊妥珠單抗、諾華的瑞波西利、阿斯利康/第一三共的德曲妥珠單抗、恒瑞醫藥的阿得貝利單抗、海和藥物的谷美替尼等。
得益于我國對創新藥的政策鼓勵,以及本土創新藥企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的抗腫瘤新藥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都在快速發展。近期,國內就傳來了不少新藥獲批的好消息。如7月9日消息,CDE顯示,信達生物HER2 ADC新藥IBI354的臨床試驗申請獲默示許可,用于晚期實體瘤。7月7日,上海醫藥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上藥信誼的卡培他濱片收到國家藥監局頒發的《藥品注冊證書》。6月26日,石藥集團公告,集團附屬公司上海津曼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抗體藥物JMT203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可以開展臨床研究。
在當前藥企不但加碼布局抗腫瘤藥物研發的背景下,部分國內藥企抗腫瘤藥管線也已十分豐富。其中,中國生物制藥就已有40個腫瘤領域的創新候選藥物處在臨床申請及以上開發階段,包括4個上市申請階段的產品、4個進入三期臨床的產品。另外,有15個腫瘤領域的生物類似藥或仿制藥候選藥物處在臨床申請及以上開發階段。預計未來三年,還將有8個創新藥和11個生物類似藥或仿制藥獲批上市。
中藥
當前,中藥創新產業正駛入發展快車道。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藥新藥臨床試驗申請受理數量為54件,較2022年同期增長了64%,而2022年,CDE全年受理中藥新藥臨床申請為64件。其中今年獲受理的54件中藥新藥臨床試驗申請中,有38件申報屬于1類中藥創新藥。
進入2023年下半年以來,中藥新藥的審評審批也在加速。例如,7月7日,白云山公告稱,全資子公司廣州醫藥研究總院(下稱研究總院)7月5日收到國家藥監局核準簽發的關于中藥1.1類新藥養陰舒肝顆粒的《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此外,白云山和黃中藥自主研發的腦心清片增加功能主治(2.3類改良型新藥)也取得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準簽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
從新藥不斷獲批,以及近期中藥板塊的收益、資金加碼情況來看,中藥板塊已然成為醫藥新熱點賽道。對此,業內認為,背后的原因主要是與利好政策加碼、市場需求恢復等因素有關。其中,在政策端,中藥國企改革深化,以及2023年以來國家層面發布的一系列利好政策下,可以明顯看出國家在鼓勵與支持中醫藥行業發展與創新,并在不斷釋放出積極的信號,增加了中藥企業創新發展的信心和投資者的關注。
業內預計,在中醫藥政策持續利好,疊加疫后需求恢復、創新藥上市提速的背景下,該中藥板塊將個持續向好發展,并不斷吸引國內外藥企布局。
ADC藥物
ADC藥物憑借其高特異性和安全性,也正在成為全球新藥研發炙手可熱的領域之一。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全球ADC藥物銷售額就已達到79億美元,自2018年以來的復合增長率超過40%。有數據預測,到2030年全球ADC藥物銷售額有望達到647億美元,2022-2030年的復合增長率為30.0%。而在國內市場,ADC藥物的規模在2024年也有望達到74億元,2030年預計市場規模達到292億元。
龐大的市場規模自然也將吸引更多藥企對該領域的關注,據悉,當前從市場調研情況來看,中國做ADC的公司有很多,包括恒瑞醫藥、百濟神州、君實生物、信達生物等都在有條不紊地探索ADC領域。、
據西南證券研報,國內ADC共有170余個ADC藥物在研,其中進入臨床階段的近60個。另外,還有數據顯示,國內159家企業/機構都在布局ADC這一賽道,涉及藥物數量已高達318款。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關注本網官方微信 隨時閱讀專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