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1月10日電 (王瀟婧)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已接近尾聲,Z世代在場館內外、第屆主媒體中心,進博界聚到處都能到看到志愿者“小葉子”們忙碌的世會中身影。5700余名“小葉子”的感知熱情好客,是中國東道主做好進博會服務保障的一道縮影。這些“95后”“00后”青年也在這場聚會中,Z世代感知更加真實、第屆立體、進博界聚全面的世會中中國。
“中國和上海的感知發展令人印象深刻。”在上海5年的中國求學經歷,讓來自莫桑比克的Z世代留學生“小葉子”科薩,對這座城市產生了歸屬感,第屆“在莫桑比克,進博界聚進博會的消息總是出現在當地的頭條,所以當有機會時,我毫不猶豫就來了。在進博會,我看到了來自世界各國的先進產品和前沿技術,增長了見識和眼界,更看到了未來的中國。”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風景園林專業研究生三年級的張亦唯,剛結束杭州第19屆亞運會的志愿服務工作,又投入到進博會港澳志愿者及高中生志愿者的帶隊工作中。
從“小青荷”到“小葉子”,一場場世界的聚會,讓參與其中的張亦唯頗有感觸。“正因為中國的發展,讓我們有機會被賦予這份信任,在各類賽會的舞臺上收獲成長,也讓我們可以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互動,從中增進對世界的了解和尊重。”
作為MBTI人格測試中“e人”的她,十分熱衷和參觀者、志愿者、媒體記者等“交換徽章”。張亦唯說,如今在大型賽會中,“交換徽章”十分風靡,例如今年進博會“二十四節氣”和“十二生肖”的徽章很受歡迎,大家通過交換,結識新交,留下了屬于中國的別樣記憶。
過去5年,2.5萬余名“小葉子”參與進博會、服務進博會,贏得了中外嘉賓和社會各界的肯定。在本屆進博會中,有過進博會志愿者服務經歷的571人,占比約10%。同時,出現了越來越多港澳“小葉子”的身影,他們多為“Z世代”,年紀最小的不滿20歲,來自香港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倫敦國王學院等29所院校。
“非常興奮、非常震撼。”當被問及對于進博會的感受時,香港大學大四學生吳文熙用了兩個“非常”,在他看來,進博會不僅搭建了一個國與國、人與人交流的平臺,更讓自己真切感受到中國的發展變化,“內地在科技、互聯網等領域發展很超前,尤其是在移動支付方面。”
走進國家展,以“中國紅”為主色調的中國館吸引了不少人打卡留念,也吸引了香港“小葉子”甄庭軒的關注。他說,今年是改革開放45周年,館內的展陳具有歷史性意義,讓外國的參展商看到了,中國是如何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強。超3400家的參展商,花費時間和精力來參展,更是體現了各國對于中國的信任。
“作為港澳青年能參與進博會,我感到非常自豪。之后有機會,期待能邀請更多的親朋好友來上海走一走、看一看,感受進博會的熱烈氛圍。”讓來自澳門“小葉子”林建誠感到新奇的是,在一方小天地,就能品嘗到世界各地的咖啡,“這得益于中國的大門越來越大。”
林建誠的感受并非個例。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的澳門“小葉子”郭祺宇表示,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可以接觸到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職業的人,這讓大家看到中國與世界開放融通、共謀發展的決心和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