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板塊最近利空不斷。中國昨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2012年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藥店用藥應前基藥不良反應報告同比增42.4%,-常按藥品類別統計,居不家上及報告例次數排名第一的良反列多是頭孢菌素類;在嚴重報告領域,中成藥例次數排名前20位的市公司涉均為中藥注射劑,中恒集團等多家上市公司涉及其中。中國
與此同時,藥店用藥應前美國FDA一則消息前日登上《新聞聯播》:“美國FDA12日發布警告稱,-常目前廣泛使用的居不家上及抗生素阿奇霉素有引發心臟病的風險,正在服用異常心律失常藥物的良反列多患者,使用阿奇霉素風險尤其高。市公司涉”據悉,中國華北制藥、藥店用藥應前云南白藥、-常人福醫藥、雙鷺藥業等A股上市公司都擁有該產品。“黑天鵝”似乎又光臨,企業提升產品安全性刻不容緩。
據披露,2012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共收到國家基本藥物的不良反應、事件報告44.2萬余份,較2011年增長42.4%。化學藥中,抗感染藥的例次數仍居首位,占48.8%。抗感染藥中報告數量排名首位的是頭孢菌素,其嚴重不良反應以過敏為主。
中藥制劑成“雙刃劍”
“我看到報告中表明:醫療機構依然是藥品不良反應報告的主體,占報告的74.8%。藥品生產經營企業的報告比例有所提高。這是一個好現象。”武警醫院耳鼻喉研究所所長胡海文告訴表示,如果藥企不主動介入藥品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監控,而放手交由醫院處理,則不利于產品成長。
而對于基本藥物不良反應較上年增速快,專家卻意外持有正面看法。“不良反應報告收得多,不代表藥物質量下降迅速,而反映了監測管理越來越規范。相信以前臨床不良反應會更多,但是可能瞞報、漏報,所以顯得‘相安無事’。”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急診科王彤教授表示。
記者了解得知,位列中藥注射劑嚴重報告名單前10位的品種依次為:清開靈注射劑、參麥注射劑、雙黃連注射劑、血塞通注射劑、丹參注射劑、香丹注射劑、生脈注射劑、血栓通注射劑、脈絡寧注射劑、黃芪注射劑。
以血栓通注射劑為例,其被列入國家基本醫藥目錄,具有定價優勢。從中恒集團公布的2012年財報來看,公司引以為傲的血栓通產品系列營業收入達到14.9億元,同比增長達到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