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宣布結束負利率政策,日本為17年以來首次加息。央行

圖片來自日本央行官網
3月19日下午,年首日本央行官網發布3月議息會議的次加利率決議。在市場操作指引方面,息長日本央行將支持無擔保隔夜拆借利率保持在0%至0.1%區間內,達年的負符合市場預期。利率為實現這一利率指引,時代日本央行將商業銀行存放在日本央行的結束超額準備金存款利率從之前的-0.1%升至0.1%(不包括法定準備金),新利率將在3月21日生效。日本這是央行日本央行自2007年以來首次加息,長達8年的年首負利率時代正式宣告終結。
與此同時,次加日本央行將繼續以與之前大致相同的息長規模購買日本國債。若出現長期利率快速上升的達年的負情況,日本央行會做出靈活反應,例如增加日本國債的購買數量、進行日本國債的固定利率購買操作等。
在日本國債之外,日本央行將停止購買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日本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J-REITS),還將逐步減少商業票據和公司債券的購買量,并約在一年的時間內停止購買。

圖片來自日本央行官網
日本央行表示,基于近期的數據與有關信息,日本工資和物價之間的良性循環已經更加穩固,在2024年1月展望報告的預測期結束時,2%的物價穩定目標將以可持續和穩定的方式實現。日本央行認為,此前大規模的貨幣寬松措施(包括負利率政策和收益率曲線的控制)已發揮作用。
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宣布采取新的寬松措施,決定從2016年2月16日起將商業銀行存放在日本央行的超額準備金存款利率從之前的0.1%降至-0.1%,日本自此進入“負利率”時代。
上周,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美聯儲前高級經濟學家胡捷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由于通脹率自2021年8月轉正至今已超2年半,因此日本央行大概率會在今年放棄2016年開始執行的負利率政策。
胡捷分析稱,日本經濟自2021年8月擺脫通縮,CPI年增長率一路爬升,至2023年1月份達到4.3%高點。這催生了對于日本央行將政策利率從-0.1%提升至正區間的預期。
“從具體數據來看,經濟數據考量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兩個指標就是通脹率和勞動力市場的工資上漲幅度。”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兼副院長、教授王晉斌向澎湃新聞分析稱,由于今年整個日本經濟處于稍弱的狀態,一旦勞動力市場能夠支撐通脹上行,那么在結束負利率政策之后,日本央行就會考慮加息周期。但如果勞動力市場工資上漲幅度不能夠推動物價持續上漲,日本央行不會考慮啟動加息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