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的含義(JU是什么梗)
發布時間:2023-04-08 12:10:37 作者:互聯網收集 瀏覽量:903
2019年已經過去,年度熱詞新鮮出爐。
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等聯合主辦的漢語盤點2019正式官宣,年度十大新詞語、十大流行語、十大網絡用語權威發布。不忘初心;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檸檬精;好嗨喲;是個狼人;雨女無瓜;硬核;996;14億護旗手;斷舍離——這是2019年度十大網絡用語。
它們分別出自于媒體圈、電競圈、電影圈、電視劇圈、飯圈等等。臥虎藏龍的飯圈,遣詞造句高手層數不窮,儼然成為了引領網絡用語的時尚弄潮兒。尤其以望文生義聞名的粉圈縮寫,nss 、djll 、zqsg、xswl、ssfd、nsdd等熱詞活躍背后,蘊藏著Z世代怎樣的話語體系?
粉圈用語快速更迭,
圈地自萌或破圈生長?
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升級迭代、娛樂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成為粉絲經濟興起的豐厚土壤。粉圈用語于圈內人而言,是區分敵我的有力武器,也是確認眼神的靈魂相契,更是節省交流時間與成本的高效溝通工具。對于語境不盡相同的圈外人士來說,堪稱另一種意義上的降維打擊。
粉圈用語的基礎詞匯,以名詞為主,大多是表達粉絲本人及其內外部群體的屬性功能,是建立粉絲與偶像聯系的關鍵字眼。比如,本命:自己最喜歡的偶像,其近義詞為蒸煮(正主諧音);墻頭:本命外,自己喜歡的其他偶像;爬墻:本來喜歡一個偶像,后來又喜歡另一個人……還有區分粉絲不同立場的唯粉/純粉、毒粉、散粉、路人粉、CP粉、女友粉、媽媽粉、顏粉、事業粉等等。
除了上述相關粉絲和偶像個體屬性的名詞外,以粉圈相關活動為核心訴求的動詞,占據了粉圈用語半壁江山。耳熟能詳的有吃瓜、打榜、下場、上錘、畫餅、捆綁、撕番位、艸銷量等等,相對陌生小眾的如李濤(理性討論)、閉眼黑(睜著眼睛說瞎話)、深山(申請刪除)、躺平任嘲(承認黑點,接受指正)、防爆(要防止不知名的明星突然人氣爆棚)等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粉圈的地方就有撕逼。如何進行一場優雅又有文化的撕逼?粉圈黑話走起!當偶像有不實消息和黑料時,粉絲回應這個鍋我們不背,當偶像被牽扯進某事件時,粉絲趕來抱走我家XX,諸如強推之恥、粉圈毒瘤、黑酸挑(黑人+酸人+挑事兒)、人參公雞、糊穿地心、孽力回饋、烏雞鲅魚、雨女無瓜等詞匯均會出現在沒有硝煙的粉圈撕逼戰場。
如果說撕逼用語是粉圈一致對外的戰斗神器,那么彩虹屁則是粉圈內部屢試不爽的靈丹妙藥。相對于其他詞匯,彩虹屁的出圈程度更高,廣泛流行于大眾話語體系,圈外人士的接受程度也是最高的。比如,眼里有星、盛世美顏,始于顏值、陷于才華、忠于人品,筆芯、X三歲,寶藏男孩/女孩,XXX的笑容由我們來守護等等。
如上所列舉的,還只是粉圈用語的冰山一角。若想進一步了解粉圈話術,還請移步豆瓣小組、微博、兔區、天涯論壇、貓撲社區等粉圈活躍的線上平臺。如若追問這些詞的來源,則涵蓋了粉圈、游戲圈、電視劇圈、綜藝圈等多個圈層,比如,基操勿6起初是游戲主播玩的梗;走花路來自于綜藝節目;蔡根花大寶貝來自于電視劇《都挺好》;大豬蹄子來自于宮斗劇《延禧攻略》、博君一肖源自于今夏大火的《陳情令》……
值得一提的是,飯圈用詞并非一勞永逸,而是極具變化性,讓人捉摸不透。比如,寶藏男孩一詞,最初是用來罵人的,指的是藝人黑料太多,隨著不明覺厲的用詞者越來越多,它也早已變成了褒義詞,指的是某人不為人知的才華逐漸顯山露水。還有狗一詞,除了常見的擬人化用法,如今也被動詞化,有活動嗎?想去狗(追)現場!
yjjc的縮寫文化,
彰顯年輕一代的創造力?
縮寫體,是飯圈文化發展到現階段的又一產物。隨著Z世代的社交媒體上嶄露頭角,縮寫文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占領了輿論高地,縮寫、略寫、新造詞成為了一時熱議的話題,下面我們將一一揭開它們的真面目:
二字母縮寫:xj(戲精)、sj(視奸)、bp(白嫖,特指不為偶像付出時間或金錢成本)、be(壞的結局)、he(好的結局)、ju(judge,攻擊)、pb(photobook寫真集相冊)、rz(弱智)、sk(生快)、dy(隊友)、rs(人身攻擊)、ky (沒有眼色,在不合適的地方說了不合適的話,俗稱杠精)……
三字母縮寫:dbq(對不起)、pyq(朋友圈)、xxj(小學雞)、sjb(神經病)、xjb(洗腳婢,指團隊內無人氣的偶像)、xtm(小透明)、szd(是真的)、jms(姐妹們)、bhs(不開心)、nss(暖說說)、zzr(制作人)、bbl(求求你了)、xlx(小聾瞎,為小龍蝦諧音,指對方又聾又瞎)、blx(玻璃心)、hyh(后援會)、xjj(小姐姐)、yxh(營銷號)……
四字母縮寫:djll(頂級流量)、xswl(笑死我了)、bhys(不好意思)、nsdd(你說得對)、xfxy(腥風血雨)、plmm(漂亮妹妹)、ssmy(盛世美顏)、ssfd(瑟瑟發抖)、nbcs(nobody cares)……
鑒于文章篇幅,此處便不一一列舉了。其實,飯圈縮寫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這些詞中,絕大部分拼音字母,是原生詞的首字母組合而成,比如xswl是笑死我了,但nsdd 不是你是弟弟而是你說得對!;
另外一些詞則是由英文首寫字母組成的,比如,bbl是求求(你)了的縮寫。其中bb是英文ball ball(球球)的縮寫,l是‘了’的縮寫,放在一起既表達了訴求,又帶有一絲撒嬌的意味,非常地生動形象。還有be(bad ending)、he(happy ending)、ju(judge)等等。此外,有的詞是中文+英文+網絡俗語組成的,不過這類詞比較復雜,也相對少見。
至于為什么要縮寫?有些是為了防搜索、掐架,粉圈內在討論某位明星或者某一個事件時,通常會采用拼音縮寫的形式;還有的詞語過于敏感,所幸自行閹割;有的使用者也通過這些暗號進行身份辨認、暗藏自我;有些只是為了一時方便;有的詞純粹之無厘頭的產物,也不知道為什么要縮寫,反正大家都這么用了,自己不用的話似乎顯得很不合群?
對于粉圈縮寫文化存在的必要性,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一方面,縮寫文化誠然讓圈外人士化身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開始思考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另一方面,語言的產生、存在與發展都是依賴于特定的歷史、環境,年輕一代對縮寫文化的偏好屬于他們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使用縮寫也可以保護他們的隱私。外界不應過多干涉。
一代人終將老去,
但總有人在創造新的話語體系
最具代表性的粉圈用語是淋語。淋語文化起源于貼吧,一開始用于對蔡依林音樂疑似抄襲而遭到語言攻擊、惡搞,隨著時間推進和粉絲的介入影響動態性地轉變為粉絲文化的一部分。相關詞句有安靜得像只雞、閉嘴驚艷、不努力就去死、干了這碗恒河水、好勝的人怎么能輸呢、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清者自清 、惹人討厭、傻傻分不清楚、天啦嚕等。
隨著韓流文化的席卷和國內小生的崛起,淋語在粉圈的使用概率逐漸減小,取而代之的一套全新的話語體系。對于Z時代來說,粉圈用語乃至社交黑話于他們而言是一個全新的語言世界,同時也意味著一種全新的、圈層化的、小眾的生活方式。縮寫文化傳到韓國韓圈后,更被網友們調侃為文化輸出的又一利器。
圈粉用語是搭建粉絲內外溝通以及與偶像互動的橋梁。對于藝人來說,若是我拋出的梗你都能接住,我丟出的縮寫你都能看懂那必然是加分項,分分鐘圈粉,獲贊寵粉小王子/小公舉。倘若不太了解粉圈用語,有時也難免尷尬。比如,《天天向上》錄制休息期,粉絲大喊王一博媽媽愛你引起汪涵的不滿。后來汪涵回應接受不了媽媽粉,自嘲倚老賣老,表達愛的方式欠妥當。
今天00后熱衷的社交暗號,并非他們獨創。不論80后、90后,都曾發明或正在發明只屬于自己小群體中流傳的話語規則。就80后而言,886(拜拜了)、7456(氣死我了)、定(支持)、灌水(發表意見)、BF(男朋友)、CU(再見)、Zzzz……(在睡覺)、大蝦(大俠)、醬紫(這樣子)……都曾是網絡上引領潮流的經典語錄。
對于90后來說,非主流、火星人早已在記憶力塵封多時,莓兲想埝禰巳宬種漝慣(每天想念你,已成為一種習慣)、3Q得orz(感謝得五體投地)、釹孑、豸苗(貓)…… 他們發明的火星文常用于QQ或MSN的名字、網絡游戲名字、BBS。很大程度上只是小圈層的自娛自樂,是90后特立獨行、標新立異的情感需要,也是他們張揚個性、表達自我的一個工具。
同樣地,粉圈用語、縮寫文化的盛行,也與曾經流行一時的非主流、火星文別無二致,它同樣代表是年輕一代的創造力與想象力,他們只是垂直圈層的小打小鬧。對于圈外人士來說,要么走進其中,以縮寫文化為切入口,洞察Z世代的話語體系、表達體系、審美體系乃至價值體系;要么靜觀其變,做個高素養的吃瓜群眾,安靜如雞,乖巧如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