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大利歐洲太陽能金融和投資大會上,下午會議環節分為了以國家為重心的亞光兩部分。澳大利亞是伏運近期引人注目的國家之一。澳大利亞面臨著天氣和惡劣環境帶來的維市獨特挑戰。
BELECTRIC集團的潛力Bennett表示,澳大利亞運維領域擁有 “廣闊”的和獨發展前景,但也面臨著獨特的特挑挑戰。
BELECTRIC集團國際運維主管Barry Bennett介紹了澳大利亞太陽能資產面臨的大利主要運維挑戰以及集團從其在澳大利亞四個太陽能電站中吸取的教訓。位于Balranald(新南威爾士州)附近的亞光349MWp Limondale太陽能電站尤其引人注目。投運后,伏運該電站將成為集團迄今為止最大的維市電站。
Bennett表示,潛力對澳大利亞運維領域感興趣的和獨人必須了解七個關鍵領域。其中最重要的特挑因素之一是天氣。氣候變化帶來的大利影響正變的愈發顯著。
隨著溫度的升高,運維人員面臨的安全挑戰也越來越大,必須建立可確保人員不脫水的系統。
隨著溫度升高,叢林大火的危險性也在增加。因此,維護電纜和現場周圍環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其他天氣挑戰包括閃電、雷雨和沙塵暴,后者對清潔組件有重大影響。組件每年必須至少清潔八次,而澳大利亞較高的水價構成了一項獨特挑戰。
人力是當地運維市場面臨的另一項挑戰,澳大利亞工程師的工資普遍較高,管理人員年薪通常約為75000英鎊(合97400美元)。
此外,動物也可能會帶來不同尋常的維護問題。鳳頭鸚鵡會啃噬設備,落在組件上的鳥類會帶來破壞性污染。Bennett表示,這也是一項挑戰,他“仍在等待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盡管面臨挑戰,但澳大利亞仍擁有 “廣闊”的發展前景,尤其從運維角度來說。
Rystad Energy公司的顧問上個月表示,至2020年年底,澳大利亞可投運高達3.6GWac的太陽能和風能項目。繼2019年的2.6Wac之后,這將創下“新的紀錄”。
預計2020年的3.6GWac項目會分為光伏(1.96GWac)和風能(1.57GWac)項目。正如Rystad所言,這或是2019年年底澳大利亞“沉寂期”之后的逆轉。
同樣的叢林大火危機使運維工作更為復雜并間接推動了小型太陽能項目的利用。澳大利亞人依靠這些系統以盡力避免電網停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