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黨員一面旗,家一個支部一堡壘。讓村村級活動場所是織陣展村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群眾開展學習、工作及其他活動的地成主要陣地,也是為和為村民提供文化、教育、家娛樂等公益服務的讓村重要場所。如何把村級活動場所建設成為基層黨組織教育服務核心,織陣展讓村級組織陣地成為和諧發展之“家”?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著力。地成
黨的為和教育不放松,使村級陣地成為黨員受教育的家大講壇。充分利用村級陣地對黨員進行不同形式的讓村政策理論和黨規黨紀教育,提高農村黨員的織陣展黨性修養和政治覺悟。充分利用重溫入黨誓詞、地成講黨課、為和過組織生活、觀看電教影片等方式,進一步規范農村黨員黨內組織生活,解決黨員在村無組織生活的問題,進一步提升農村黨員組織生活質量。
讓陣地服務功能綜合化。村級陣地建設應該建在人群集中的地方,便于人流匯集,同時在保證服務功能的前提下,突出實用原則,整合各類資源,讓服務中心功能發揮,真正實現“1+1≥2”。完善配套實施,將黨員活動室、遠程教育播放站點、農家書屋、村衛生室等通過整合、共享等方式集中安排在服務中心,實現功能完善的一條龍服務。
村務公開不糊涂,使村級陣地成為村務公開的主要場所。將村級陣地作為推行“四議一審兩公開”制度有效載體,村“兩委”定期通過村級陣地向群眾公開產業結構調整、集體公益事業發展、籌資籌勞等重大事項進展情況,聽取群眾意見,對群眾不清楚的事及時解釋,真正做到“給群眾明白,還干部清白”,實現村級組織取信于民、獲得群眾支持。
為民服務不斷流,使村級陣地成為為民服務的辦事點。根據村民的需要,充分發揮鄉鎮黨委、縣直各部門職能作用,加強陣地管理和日常使用,依托村級陣地的有利載體,將工作重心下移,能安排到村里直接辦的事直接落到村里辦,能到群眾家門口辦的事直接到群眾家里辦,使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各類證件手續、農技培訓、低保發放、義務診療等服務,進一步拉近干群關系和服務群眾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