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籠中探出頭來,國保撲騰著翅膀,泉州略顯呆萌的越冬短耳鸮(xiāo)重新飛向天空。近日,獲助泉州市觀鳥學會聯合永春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只被永春縣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等單位,放生在永春縣桃溪白鶴廣場放生了近期受救助的國保四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包括三只短耳鸮和一只畫眉鳥。泉州
12月8日上午,越冬三只短耳鸮和一只畫眉鳥被帶到永春縣桃溪白鶴廣場。獲助放生人員選擇了陰涼又開闊的只被地方將籠子打開。短耳鸮待觀察清楚周圍形勢后,放生才撲騰著翅膀重新飛向天空。國保
放生人員用心留意每只重獲自由的泉州鳥兒,突然看見一只短耳鸮落水了。越冬其中一名工作人員立刻找來手套蹚進河里,小心翼翼地將短耳鸮救了上來。“它不會游泳,如果不救就會沉下去。”工作人員說。
小插曲結束后,畫眉鳥也被順利放生。這四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都是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肖鵬程救助的。他告訴記者,今年入冬,來泉州越冬的候鳥數量比較多。幾天前中心收到群眾報警,這些短耳鸮有的飛到群眾家的鴿棚想吃鴿子,有的誤入群眾家中撞上玻璃,好在都得到了救助。
“它們是野生動物,也是中小型猛禽,正常不會飛入民居。”肖鵬程說,救助后工作人員會為鳥兒檢查身體和包扎,若沒有受傷就觀察幾天,確認鳥兒身體無礙后再放生。這次受到救助的鳥兒都沒有受傷。短耳鸮主要以鼠類為食,也吃小鳥、蜥蜴和昆蟲,這次可能是餓了才飛入居民區。不過,這三只短耳鸮被救助后并不接受喂食,他猜測落入水面的短耳鸮可能是因為幾天沒有進食飛不動了。他們將把它帶回去,照料觀察后再擇日放生。
泉州市觀鳥學會會長吳軻朝介紹,這幾年隨著泉州互花米草的清理和濕地環境的改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加上溫度適宜,前來越冬的鳥類不斷增多。他提醒,市民如發現傷害鳥類的行為請及時報警。
永春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民警也提醒,冬天是鳥類受傷被困的高發期,市民發現時請及時報警,不要自行處理,以免誤傷。(東南早報記者 許鈸鈸 通訊員 郭小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