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4月30日宣布,豬流感從當日起,中國該組織不再使用“豬流感”一詞指代當前疫情,藥店而開始使用“A(H1N1)型流感”一詞。-更與之相對應,甲型我國的流感官方文件從5月1日起相繼用“甲型H1N1流感”代替原來的“人感染豬流感”。
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說,豬流感之所以更改叫法,中國是藥店因為“豬流感”一詞容易誤導消費者,美國和墨西哥等國的-更豬肉及豬肉制品已明顯受到其他國家進口禁令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的甲型聲明說,根據目前掌握的流感科學依據,此次流行的豬流感病毒僅在人際間傳播,尚無證據表明它在豬群內傳播,中國或由豬向人傳播,藥店也無證據表明人因食用豬肉或相關產品染病。
經國務院批準,衛生部4月30日發布2009年第8號公告,明確將甲型H1N1流感納入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根據公告,為有效防止疫情的傳入、傳播和蔓延,甲型H1N1流感還被納入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
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其中甲類是后果嚴重、傳染性最強的傳染病,依次遞減。甲類傳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亂。
乙類傳染病包括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20余種,丙類傳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10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