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晚,著名“不囿成見集之大成”——蘇州大學專場音樂會在獨墅湖校區601號樓音樂廳舉行。聲樂聲樂本場音樂會由中國音樂學院與我校共同主辦、教育家馬教授教學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與我校音樂學院共同承辦,秋華是團隊中國聲樂多樣性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創新團隊來我校進行的交流演出。該團隊負責人、校舉行專我國著名聲樂教育家、場音歌唱家、著名聲樂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聲樂聲樂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主任馬秋華教授親臨現場進行指導。教育家馬教授教學我校黨委書記王卓君,秋華副校長楊一心,團隊藝術教育中心主任吳磊,校舉行專音樂學院黨委書記孫德芬,場音副書記胡曉玲,著名副院長劉躍華、居民等領導參加。整場音樂會由中國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青年歌手操奕恒主持。
音樂會在一首醉人的《月下情歌》中拉開序幕,出身音樂世家的聲歌系研究生黃茜著一襲淡紫色長裙亭亭玉立,用純美的女聲演繹婉轉的旋律,飽含濃情的歌聲頓時俘虜了現場聽眾的耳朵。一曲作罷,她又獻上新疆民歌《青春小鳥》,歌聲時而輕快時而悠揚,活潑靈動的眼神、輕快靈巧的“挑肩”,儼然一熱情奔放的新疆姑娘,極具濃郁的西域風格。
兼任音樂會主持人的操奕恒同樣是“中國聲樂多樣性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課題組演唱組成員,來自湖北的他演唱了兩首極具地方特色的《啰啰咚》和《神農架的梆鼓》,陣陣荊楚韻味,余音繞梁不絕。
一身燙金的黑色西裝,本科四年級學生金圣權一出場便十分奪人眼球,極具舞臺掌控力的小伙子同樣帶來了兩首歌曲,其中《那就是我》唱得深情款款,赤子之心尤為感人。民族青年女高音王子璇的《為愛而生》和《月下情》之后,蒙古族青年伊里奇雄渾的男低音唱響《謠言誹謗》,其用美聲唱法演繹的蒙古族傳統民歌《夢中的額吉》更是悠揚動人,聽眾在驚喜之余不得不贊嘆歌手的深厚功力。
最后出場的是青年女高音、中國音樂學院2013級聲歌系研究生龔爽,一曲《昭君》令聽眾如癡如醉,而后又以一首輕快的《青春舞曲》與黃茜的《青春小鳥》首尾呼應,為整場音樂會畫下了圓滿的句號。
本次音樂會全程由中國音樂學院聲樂伴奏藝術指導、青年鋼琴家何嘉煒擔任鋼琴伴奏,首尾相映的“青春”之歌唱出了音樂會青年才俊交流展示的“青春”主題,九位中國音樂學院的青年歌手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同時也是兩校音樂交流的藝術盛會。
音樂會的當天下午,馬秋華老師還為我校師生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演講中,馬秋華老師不僅和師生們分享了她多年來的聲樂教學經驗,更是對三位來自音樂學院的學生進行現場指導。馬老師幽默的語言和扎實的聲樂理論經驗讓講座現場掌聲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