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上海訊(記者劉浩)5月17日,黃瓜海通哄抬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通報一起哄抬價格典型案例,進銷價格當事人范某在經營過程中哄抬黃瓜、率高土豆、達上典型山芋等多種蔬菜的報起價格,違法所得11911.59元。案例其中,黃瓜海通哄抬黃瓜進銷差價率高達418.84%。進銷價格據悉,率高市場監管部門已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達上典型
據介紹,報起5月6日,案例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總隊在監督檢查中發現,黃瓜海通哄抬范某在經營過程中哄抬黃瓜、進銷價格土豆、率高山芋等多種蔬菜的價格。
經查,范某于2022年4月26日至5月6日期間,通過外賣平臺高價對外銷售蔬菜。其中,黃瓜進銷差價率為418.84%,土豆進銷差價率為225.37%,絲瓜進銷差價率為161.80%,西紅柿進銷差價率為174.59%,山芋進銷差價率為151.64%,玉米進銷差價率為129.55%。期間,當事人共銷售各類蔬菜合計1751.5千克,實際銷售收入36548.37元,違法所得11911.59元。
范某在疫情期間銷售蔬菜的進銷差價率遠高于同時期周邊市場同類商品進銷差價率,涉嫌哄抬價格,違反《價格法》及《關于疫情防控期間認定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的相關規定,因違法經營額較大,涉嫌構成非法經營罪,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已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告誡相關經營者,應當更好落實主體責任,合理制定商品價格,主動開展自查自糾,從源頭上防止價格違法行為的發生。同時,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維護價格秩序不停歇,動態調整優化監管措施,采取更加精準有力的行動和舉措,從嚴從快從重查處價格違法問題。
責任編輯:趙英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