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有的保監數據都在顯示,中國非法集資正在由傳統生產領域向投資理財領域延伸。法集為了避免保險業非法集資,資展中國保監會展開一場地毯式排查行動。開地
緊急排查落至細處
這次緊急地毯式排查的毯式一個背景是,近期,排查個別人身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發生了保險銷售從業人員涉嫌非法集資案件。保監從媒體人采訪了解到的法集信息來看,此次排查重點主要包括:保險銷售人員及其親屬作為投保人的資展自買單,保險銷售人員及其親屬辦理保單質押貸款,開地保險銷售從業人員與保險公司工作人員、毯式客戶之間相互借貸,排查保險銷售人員使用其個人或客戶的保監信用卡為自己或客戶刷卡繳費,保險銷售人員或營銷團隊銷售保險產品以外的法集金融產品,短期內保險銷售人員或營銷團隊業務異常增長等情況。資展
一家接到排查通知的保險機構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了細節,“監管要求我們特別要對營銷團隊保險銷售從業人員自買件占比高、單件大額保單數量較多的情況進行重點排查;特別要對團隊營銷員及其親屬普遍存在辦理保單質押貸款的情況進行重點排查;特別要對團隊內部有組織的借貸、少數人向多數人借貸的情況進行重點排查。”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排查將落至細處,包括:對不同投保人(非親屬關系)的保費來源于同一交費賬戶,或是多批次不同投保人(非親屬關系)的保單退保、理賠等資金支付對象為同一賬戶的情況進行排查;對同一保險銷售從業人員或者營銷團隊的保單中,不同投保人(非親屬關系)在公司業務系統中記錄的聯系電話相同,存在投保人聯系電話空缺、虛假問題的保單數量較多的情況進行排查。
如何遠離非法集資
那么,除從上而下的風險排查外,如何從源頭上避免非法集資事件的發生?當務之急就是防微杜漸。
業內人士建議,首當其沖的就是建立健全保險業內涉嫌非法集資活動預警和查處工作機制,保險公司應進一步加強內控體系建設,不斷完善風險排查工作機制,將資金案件風險排查工作制度化、常規化。
而于消費者而言,應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在保險消費過程中力爭做到“兩查兩配合”,即“查產品、查單證,配合做好繳費,配合做好回訪”。
慧擇提示:保監會此次排查行動的對象是人身保險公司,排查的內容是個人營銷渠道是否存在非法集資甚至洗錢的違規情況。其中業務量大的營銷員和人數多的營銷團隊是重點排查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