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月刊新聞通訊社北京6月18日電(記者 李京澤)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1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管理通報國家移民管理局推出的移民運企業促進服務航運企業發展的十六項新舉措。
十六項新舉措從今日起施行,局出進服主要包括:港口邊檢行政許可“一地辦證、臺促區域通用”;外籍船舶在國內港口間移泊不再辦理出入港邊檢手續;國際航行船舶自國內港口出發,展項在保稅燃油加注錨地不上下人員,新舉僅加注保稅燃油后直接出境的國家管理,簡化出境邊檢查驗手續;外籍船舶在信用良好的移民運企業修造船企業維修期間,邊檢機關為人員上下外輪、局出進服船舶搭靠外輪提供便利;在部分陸地口岸邊檢現場設置“一帶一路”專用通道,臺促為執行“一帶一路”建設重點工程、展項重要合作、新舉重大項目的國家管理跨境車輛及駕駛人員提供通關便利;中國籍跨境貨運車輛及駕駛人員經邊檢機關備案后,免填機動車輛出入境查驗卡;推動在粵港澳陸地口岸實施“合作查驗、移民運企業一次放行”邊檢查驗模式;全國港口口岸實施7×24小時國際航行船舶入出境通關保障;開設大宗商品、局出進服鮮活產品、抗疫物資、民生物資出入境邊檢“快捷通道”;建立需緊急救助人員和執行重大項目跨境緊急搶修作業人員“緊急通道”;全面實行國際航行船舶網上預報預檢、邊檢行政許可網上辦理;實行粵港澳跨境車輛及駕駛人員快捷通關邊檢備案手續“網上辦”;對從事跨境運輸的中國籍員工,經常自同一陸地口岸出入境的,向邊檢機關備案后,出入境時簡化查驗手續;建立邊檢機關與港航企業、邊境(跨境)經濟合作區協作機制,及時會商解決問題;通過國家移民管理局12367服務平臺,為中外人員提供24小時中英文移民管理政務信息咨詢服務。
這十六項新舉措通過完善改進工作制度機制,提升管理服務手段,優化簡化程序手續,進一步實現邊檢手續“網上辦”“預約辦”“備案辦”“一次辦”,促進移民管理政務服務從“可辦、能辦”向“易辦、好辦”轉變,有助于減少人員非必要接觸,強化現場監管措施,進一步降低疫情輸入風險。
據了解,十六項新舉措實施后,全國港口邊檢機關辦理行政許可數量可減少兩成;平均為每艘國際航行船舶節約在港停泊時間1.5小時,進一步降低相關航運企業運營成本,提高生產作業效率。在陸地口岸,經邊檢機關備案的車輛,簡化查驗手續后,通關時間可減少10%以上;可為中國籍駕駛人員降低換證和時間成本;通過設置相關專用通道、快捷通道,提升陸地口岸在服務“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區域協同發展、增進與周邊毗鄰國家溝通交流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