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詩意和注釋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譯文:月光掠過枝頭,驚飛了喜鵲與眠蟬,駐足聆聽涼爽的駐足聆聽夜風中傳來了鳥鳴和蟬鳴聲。在稻花香中,駐足聆聽蛙聲陣陣,駐足聆聽好像在說,駐足聆聽今年是駐足聆聽一個豐收的好年景。天邊有幾顆星星,駐足聆聽忽明忽暗的駐足聆聽。山前下起小雨。駐足聆聽往日的駐足聆聽茅草屋還在土地廟的樹林旁,道路轉過溪水的駐足聆聽源頭,它便忽然出現在眼前。駐足聆聽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宋代〕
明月別枝驚鵲,駐足聆聽清風半夜鳴蟬。駐足聆聽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注釋
西江月:詞牌名。
黃沙:黃沙嶺,在江西上饒的西面。
別枝驚鵲:驚動喜鵲飛離樹枝。
鳴蟬:蟬叫聲。
舊時:往日。
茅店:茅草蓋的鄉村客店。
社林:土地廟附近的樹林。社,土地神廟。古時,村有社樹,為祀神處,故曰社林。
見:同“現”,顯現,出現。
賞析
全詩描繪了一幅清幽靜謐的夏夜景象。前兩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這兩句詩運用了互文和對偶的修辭手法,使詩句音韻和諧,富有節奏感。同時,前后兩句的文意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來表達一個完整的句意。下闋表達了詩人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遠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全文意思 要短
譯文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仿佛吹來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谷的香氣里,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天空中輕云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我急急地從小橋過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廟附近樹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個彎,茅店忽然出現在眼前。整體賞析辛棄疾的這首詞前兩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表面看來,寫的是風、月、蟬、鵲這些極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經過作者巧妙的組合,結果平常中就顯得不平常了。鵲兒的驚飛不定,不是盤旋在一般樹頭,而是飛繞在橫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為月光明亮,所以鵲兒被驚醒了;而鵲兒驚飛,自然也就會引起“別枝”搖曳。同時,知了的鳴叫聲也是有其一定時間的。夜間的鳴叫聲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鳴,而當涼風徐徐吹拂時,往往特別感到清幽。總之,“驚鵲”和“鳴蟬”兩句動中寓靜,把半夜“清風”“明月”下的景色描繪得令人悠然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