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屆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將于2008年9月14日至11月23日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舉辦。紙磚宅本屆主題為“那兒,中國展超越房屋的抗震建筑”(Out there: Architecture Beyond Building),屆時威尼斯將匯聚來自65個國家的將現建筑建筑師和建筑展覽。正如國際建筑雙年展主席阿龍•貝特斯齊 (Aaron Betsky)所解釋的身威雙年,本屆建筑雙年展注重的紙磚宅是擺脫對建筑的單純審美追求,面對社會問題,中國展從建筑的抗震角度尋找并思考建筑的意義與價值,并探尋建筑的將現建筑表現和實現方式。
本屆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中國館的身威雙年總主題為:“普通建筑”,由“應對”和“日常生長”兩個分主題構成。紙磚宅提出普通建筑在今天中國的中國展意義,也在于質疑權力對環境的抗震破壞性規劃,阻斷今天的將現建筑建筑與傳統的生長關系,所以這里的身威雙年普通建筑也是對權利的積極建議。當全世界都追逐國際明星建筑師設計的標志性建筑之時,我們恰恰將目光投向一些中國建設者在全球化環境下處理日常空間問題時所展現的杰出能力與中國智慧。
展覽分為兩個部分:處女花園部分和油庫部分。處女花園由建筑師張永和先生策劃,分主題為“應對”。參與建筑師為:劉家琨、劉克成、李興鋼、童明、葛明。油庫部分由作家阿城先生策劃,分主題為“日常生長”。
說到應對,話題自然而然轉向最近發生的汶川8級地震及其對現代建筑引起的毀滅性影響。作為唐山地震幸存者的建筑師李興鋼表示:“小時候的唐山地震讓我刻骨銘心,而這次的汶川地震更是引發我的思考。為什么在重大災害面前,平常對人們而言是安全庇護所的建筑,反倒成了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地獄?”李興鋼向記者介紹,有感于此,在本屆雙年展中國館中,他將推出自己設計的“紙磚宅”。“用日常復印廢紙做墻面,用紙軸做房梁,如此輕便的住宅,在危難發生的時刻不會對人造成致命傷害,而且居住者還可以非常快捷地逃離。”
其他建筑師也都針對本次地震推出了抗震環保的設計,同時也體現了他們的人本關懷。劉克成設計的建筑將屋頂作成集雨器,這樣可以通過收集純凈的雨水解決災民的飲水問題;劉家琨設計的再生磚以地震廢墟中的殘瓦碎磚為原料,達到充分回收再利用的環保效果。
“破壞性的地震引發我們對非常態生存環境下建筑設計應對問題的思考,這是我們在書本上在穩定安全的生活狀態下所無法觸及和想像的。”建筑師們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