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房住不炒落實長效機制,保持調控政策連續穩定。堅持因區施策,穩妥實施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繼續做好市場監測、趨勢研判和政策儲備,分析研判房地產市場不確定性因素,保持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調控政策精準性、協調性,防止市場出現大起大落和房地產企業經營風險。優化交易流程,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推進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租購并舉,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優化住房供應結構。完善房地聯動機制,保持商品住房合理有效供給,滿足群眾合理住房需求。
二是加強行業監管,持續規范市場秩序。建立健全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做好房地產領域風險處置。進一步規范商品房銷售行為,壓實各方主體責任。堅持事前約談、“雙隨機”抽查等機制,深入開展整治規范房地產市場主體行為和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堅持“新開盤項目必查,有群眾投訴必查,存在違規問題必查”原則,重點加大對新建商品房銷售、存量房交易中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規范市場交易秩序。
三是推進立法實施,促進租賃市場健康發展。推動《北京市住房租賃條例》落地實施,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實現租賃市場監管制度化,在穩定租賃關系、規范租賃市場、保護群眾權益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加強長租、短租、互聯網平臺治理,保持執法高壓態勢,嚴查租賃中介違規行為,規范租賃市場秩序。開展租賃進校園和創建“動態清零”無群租房小區行動,持續開展租賃市場宣傳引導,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四要筑牢安全防線,持續加強房屋安全管理。落實《房屋建筑使用安全隱患治理工作要點》,實施房屋建筑使用安全隱患治理三年行動計劃,重點在D級危房解危、疑似危房鑒定、違規拆改房屋承重結構行為處罰、人員密集公共建筑定期評估與鑒定、超期公建年度排查及后續監管、房屋建筑日常巡查、拆遷滯留區房屋隱患治理等方面加大力度。做好全市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房屋建筑調查收官工作,推動建立全市房屋建筑基礎數據庫。繼續推動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立法,保持普通地下室散租住人“動態清零”,做好城鎮房屋安全檢查、房屋防汛和危房解危,開展抗震節能農宅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