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發表的治療全球高血壓流行趨勢報告數據顯示,在2019年,高血全球30-79歲高血壓患者人數已達12.8億。壓規藥高血壓是律服心血管疾病和過早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2019年高血壓造成超過1000萬人死亡。外更因此,需健確定能預防或延緩高血壓患者發生心血管病或過早死亡的康生有效策略至關重要。
近期,活方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劉剛教授、治療潘安教授團隊合作在高血壓人群健康管理領域取得新進展。高血其中一項研究強調了降壓治療結合生活方式改善的壓規藥獲益,另一項則是律服工作場所高血壓人群綜合健康管理以促進血壓達標、減少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外更實踐成果。相關研究成果分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JAMA Network Open、需健Hypertension。康生
規律服藥,也不能忽視健康生活方式
堅持使用降壓藥、遵循健康生活方式(戒煙限酒、運動、合理膳食等)是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措施。然而,目前普遍存在不遵醫囑服藥、或者單純依靠降壓藥治療而忽視改善生活方式等問題,這些都是血壓控制不佳繼而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關于使用降壓藥和遵循健康生活方式相結合進行血壓管理的長期健康獲益,目前尚不明確。
2022年2月1日,JAMA子刊JAMA Network Open在線刊發題為“生活方式、降壓藥使用與高血壓患者全因及特定原因死亡發生風險的前瞻性研究”(Association of Lifestyle Factors and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 Use With Risk of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mong Adults With Hypertension in China)的最新研究成果。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研究生盧琪為第一作者,劉剛教授和潘安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此研究表明,對于高血壓患者在倡導規律服藥的同時,積極改善生活方式才能獲得更大的健康收益。
截圖來源:JAMA Network Open
本研究基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的東風-同濟隊列,共納入14392名高血壓患者,平均隨訪7.3年。
在生活方式方面,研究關注五個指標,各項指標得分范圍0-2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方式越健康。生活方式根據五項指標總分而分為3組:不良(0-4分)、中等(5-7分)和健康(8-10分):
- 體重指數(BMI,kg/m2):正常參考范圍(18.5-24.9)、超重(25.0-29.9)、肥胖或體重不足(≥30.0或<18.5)。
- 吸煙狀況:非當前吸煙者(從不吸煙或戒煙超過10年)、戒煙時間不超過10年的既往吸煙者、當前吸煙者。
- 飲食:平均每天食用至少兩次蔬菜、至少一次水果、少于一次的肉類,滿足以上3項定義為健康飲食,滿足以上2項定義為中等健康飲食,其余定義為不良飲食。
- 體力活動:最佳活動量定義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或每周至少75分鐘的劇烈活動。中等活動量定義有一定的中等強度或劇烈活動量,但未達到最佳水平。不活動定義為沒有中等或劇烈的活動。
- 睡眠時間:最佳(6-8 小時/天)、中等(5-5.9 小時/天或 8.1-10 小時/天)和較差的(<5 小時/天或>10 小時/天)。
在校正了人口統計學、高血壓患病時長、血壓水平、降糖降脂藥物使用、代謝生物標志物、精神壓力等多種因素后研究發現,與不服用降壓藥且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高血壓患者相比:
- 服用降壓藥且遵循健康生活方式的高血壓患者發生全因死亡風險下降68% (HR: 0.32, 95% CI: 0.25-0.42)、心血管病死亡風險下降67% (HR: 0.33, 95% CI: 0.21-0.53)、癌癥死亡風險下降70% (HR: 0.30, 95% CI: 0.19-0.47)。
- 雖然沒有服用降壓藥但是積極改善生活方式的高血壓患者,發生全因死亡、心血管病死亡、癌癥死亡的風險分別降低66%、60%、67%。
- 然而,僅僅服用降壓藥而不遵循健康生活方式的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病死亡和癌癥死亡發生風險并沒有顯著降低。
同時,研究還發現在高血壓診斷后,積極改善生活方式的高血壓患者發生過早死亡的風險顯著降低48%。
▲改善生活方式與服用降壓藥對死亡風險的改善(圖片來源:研究團隊)
工作場所高血壓綜合管理的真實效果
由于目前中國高血壓人群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普遍較低,該合作團隊的另一項研究關注工作場所高血壓綜合管理計劃在現實世界實踐中的有效性。
2021年12月8日,相關成果在高血壓領域頂尖期刊Hypertension發表,題為“基于工作場所的高血壓人群綜合管理策略的效果評價”(Effectiveness of a Workplace-Based, Multicomponent Hypertension Management Program in Real-World Practice: A Propensity-Matched Analysis)。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后周艷鳳、海德堡大學和北京協和醫學院陳思邈教授、開灤總醫院汪國棟為共同第一作者,華中科技大學潘安教授、劉剛教授、開灤總醫院吳壽嶺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截圖來源:Hypertension
應用開灤隊列研究中自2009年起啟動的高血壓綜合管理項目,通過對男性高血壓職工開展包括定期血壓監測(2次/月)、免費降壓藥物、個體化健康咨詢的綜合管理策略,研究發現:
高血壓綜合管理項目到第10年,高血壓管理組的平均舒張壓降低了7.6 mm Hg,對照組降低了2.9 mm Hg,組間平均差異為-4.7mm Hg。
血壓控制達標率(<140/90 mm Hg)在前2年出現了明顯的上升,并在隨訪期間持續保持穩定,到第10年高血壓管理組血壓控制達標率顯著高于對照組(OR: 1.70, 95% CI:1.41 to 2.06)。
此外,在平均隨訪9.0年的時間內,共發生887例主要心血管事件(657例腦卒中、138例心梗、92例心衰、132例心血管疾病死亡)和178例全因死亡。參與高血壓管理項目,可降低17%的主要心血管事件、14%的腦卒中、32%的心血管疾病死亡、29%的全因死亡風險,但參與高血壓管理項目與心梗和心衰發生風險的關聯沒有統計學意義。
▲工作場所高血壓綜合管理降低收縮壓(右圖A)、主要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B)(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該系列研究成果為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資助。
參考資料
[1] Lu Q, Zhang Y, Geng T, et al. (2022). Association of Lifestyle Factors and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 Use With Risk of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mong Adults With Hypertension in China. JAMA Netw Open,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1.46118
[2] Yan-Feng Zhou, et al., (2022). Effectiveness of a Workplace-Based, Multicomponent Hypertension Management Program in Real-World Practice: A Propensity-Matched Analysis. Hypertension, DOI: https://doi.org/10.1161/HYPERTENSIONAHA.121.18305Hypert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