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文華
在群體裡被孤立的生活素養孩子,內心其實都渴望擁有朋友,課被卻往往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同學不知道從何做起。排擠
協助孩子找出問題癥結點,麼辦並逐一突破,步驟重新開展同儕關係。處理
面容清秀,孩被功課好,孤立體育佳,生活素養會拉小提琴和攝影,課被他是同學十足的超完美小孩。在升上五年級時,排擠他卻成了「獨孤王子」。麼辦上課時,步驟沒人要跟他同組,下課沒人找他打球。放學後,只剩他自己孤獨的走回家,那背影愈看愈寂寞。
怎麼會被孤立得如此嚴重?我找來同學了解,小朋友一人一句,口水都快淹沒操場:
「他看起來很高傲。」
「愛嘲笑別人?!?/p>
「上課老是捉弄同學。」
「他說話白目......」
日積月累的小事,終於在同學們的心裡,烙下一個獨孤王子的形象。對高年級孩子來說,這種印象一出現,想扭轉乾坤,請來大羅金仙都不見得有效。
那年我才剛接這一班的導師,離畢業還天長地久,邀請家長到校商談,家長搖頭說:「不會呀,在家都很乖?!梗ê芏嗉议L都這麼認定,孩子回家也不敢明說。)
接著,我找孩子過來談一談,他看著我,淚水在眼眶裡轉呀轉。
「想不想多幾個朋友?」
他無言,但點點頭。
「想不想改變一下?」
他想了很久,終於問:「怎麼改?」
對呀,怎麼改變刻板印象?年紀愈大的孩子,印象愈難更改。
真實人生不像卡通。如果你看過電影《四眼天雞》(Chicken Little),一定對劇中那隻時時嚷著天要塌下來的雞小弟印象深刻。他是全鎮的怪咖,講起他,大家都把他當笑話。幸好有一天,天真的掉下來,雞小弟意外拯救地球,怪咖從此搖身變成人氣王,鎮上的人突然都愛煞他。
然而真實世界並非如此,想扭轉別人的印象,不僅需要時間,你和孩子都要有耐性,一步一步苦心經營。稍一不慎,小小出錯,又會前功盡棄。
五步驟,處理孩子被孤立
兒福聯盟調查發現,近六成五的學童曾因為在學校遭排擠、被嘲笑,每天恐懼上學。若不想讓孩子在班上被孤立、排擠,父母得幫忙。儘管化解隔閡不易,但也不是不可能,只要防範得宜,多加注意,還是能幫孩子重修人際關係課。即使當不成人氣王,至少不必變成班上的冷空氣。怎麼做?以下是我的建議:
- 一、調查原因,釐清真相
羅馬絕非一天造成,小孩壞壞的形象也不會一天就形成。先調查一下,從常接觸孩子的人問起,像是學校、安親班的老師,開娃娃車的司機??赡艿脑?,利用班上慶生會、戶外教學擔任志工,聽聽其他同學對孩子的評斷:偷人家的東西?愛在課堂上譏笑別人?老是唱反調?行為粗魯,做事漫不經心?
如果孩子遭受的是不白之冤(如:小偷、作弊),因而造成同學的誤解,當機立斷,快請老師協助調查。找出謠言的源頭,澄清事實,早日讓孩子的名聲獲得平反。如果是孩子本身的錯,憤憤不平只會引起更大反感;四處哭泣,更容易製造出懦夫或愛哭鬼的形象。
建議做法是勇敢接受別人的評價,讓孩子練習自我覺察的能力,把別人的指教當成努力調整的目標。
- 二、針對缺點,主動出擊
陪孩子列出改善清單,一次針對一項指標,一次改善一樣毛病,就像那個有名的故事:一個邋遢、頹廢的男人,因為有天接受了一束鮮花,而開始整理桌子、房間,最後整理儀容,成功改造自己。
當然,那是講故事,現實的目標很難一步到位,既然壞形象已深植人心,要想扭轉乾坤,一樣一樣來吧!清單列出後,請孩子提出解決的辦法:
- 自然老師說,你上課時喜歡到處走動,亂動別人的實驗器材。你該怎麼跟老師保證,不會再這麼做?
- 阿正他們說,你老愛指揮別人,自己卻什麼事都不做。你能不能想一想,該做哪些改變,讓同學願意和你一起玩?
- 同學不喜歡和你同一組,因為你老是遲交作業,害他們被扣分。你該用什麼方法,重拾同學的信任?
- 大家都說你不愛洗澡,身體發出臭味,所以沒人想坐在你附近。你該怎麼改變,才能讓同學喜歡你?
能夠自我覺察,才能自我克制;能夠對癥下藥,漸次改善壞毛病,對孩子來講,何嘗不是自我鍛鍊的開始?
- 三、抬頭挺胸,建立自信
即使被拒絕、被孤立,也不要孩子變成可憐蟲!請告訴孩子:抬頭挺胸,面露微笑,被拒絕了,也要很優雅、很堅強。接著,讓孩子練習下面的幾個簡單句子:「這回不行,那下回吧」、「好吧,就這樣囉」
堅定的短句子可以保護孩子,在他被毫不留情的拒絕時,迅速脫離受傷害的戰場。
伴隨拒絕而來的,有時還會碰上同伴無情的嘲諷和捉弄。和孩子一起想想,有沒有自我解嘲、反方向思考的回應之道,例如:被人嘲笑頭太大時,「我媽說,頭大的人才聰明?!贡蝗俗I笑身高太矮時,「法國皇帝拿破崙比我還矮呢!」人生轉個彎,風景會更好。被人譏笑,也是自我成長的開始!
- 四、轉換情境,重新出發
等不及孩子的改變,怕他因為被孤立而嚴重影響信心?速成的方法,或許可以先讓孩子參與其他活動,例如:棋社、合唱團、擔任公益團體的志工、學點新的才藝。從一個彼此陌生、氣氛友善的小團體再次出發,讓他在這裡練習交友的技巧,鼓勵孩子新的正向行為:
「指揮老師誇你今天表現得很有禮貌,媽咪也很高興?!?/p>
「你懂得分享玩具,讓那些小朋友都很開心,你覺得呢?」
「這次下棋,爸爸發現你輸了之後,不但沒生氣,還很有風度的說謝謝指教,你那時怎麼想的?」
注意孩子在人際關係上的新進展,誇獎他,並請他把學來的方法帶回舊朋友圈,試試看有沒有變化。
新的活動與友伴圈,是新的契機。如果孩子又出現老毛病,可事先以暗號約定提醒他,讓他記得:自己又在生氣了、又在八卦了、又在瞪人了。實地多練習,漸漸就能與人群相處得愈來愈融洽。
此外,透過新的活動也能幫孩子發現自己的特質。愛迪生小時候被當成白癡;愛因斯坦更是從小就被視為低能兒,到四歲還說話結巴。結果呢?一個成了發明大王,一個是相對論的發現者。每個孩子身上都有不同的特質,化危機為轉機,幫孩子找到他的特質,從特質裡建立自信,把眼光放遠、格局放大。有寬大心胸的孩子,自然會展現迷人的自信。
- 五、友誼清單,單點突破
在幫助我們班的「獨孤王子」時,我察覺事態有點嚴重,所以我陪他重新整理了一次人際關係表,列出一份他覺得班上誰對他最不友善、不友善、挺友善和友善的名單。想讓全班同學同時喜歡他,肯定不容易,假如能找到幾位,甚至僅僅一位同學願意開始接納他,就能有效降低孤立感。
他把友誼清單列好後,我發現,真的對他很不友善的,只有一、兩位班上的意見領袖,多數同學都在不友善和挺友善之間,友善區也還留著幾個名字。當他看到名單上不友善區縮小,頓時令他感到班上同學並不是那麼可怕,也沒有那麼多人討厭他。之後的下課時間,他會主動去找友善區的同學玩;分組活動時,我也盡量安排他們同一組,終於讓「獨孤王子」不再孤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