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南省長沙博物館與貴州省博物館、黔西黔西南州博物館、南州赫章縣文體廣電旅游局聯合承辦的國家級“夜郎遺蹤:尋找《史記》中的古國”文物特展,于4月26日在長沙博物館開展。文物我州5件國家一級文物亮相長沙博物館參展,亮相包含西漢羊角鈕鐘、長沙西漢銅鈕鐘、博物東漢駕車銅俑、黔西東漢銅鎏金朱雀棺飾、南州東漢銅鎏金鋪首銜環棺飾。國家級
據了解,文物我州參展文物中的亮相東漢銅鎏金鋪首銜環棺飾系首次外展,其被稱為貴州等級最高的長沙鋪首銜環,出土于興仁交樂。博物鋪首銜環實際就是黔西門環,因多為銅制,故也稱銅鋪,銅上鎏金,則稱金鋪。
漢代墓葬中,鋪首是比較常見的,但它們的身份并不是墓主人的隨葬品,也不是葬具,而是二者的裝飾構件。在興仁交樂的6號、11號、14號墓都出土了大型的銅鎏金鋪首,根據出土位置,這些鋪首都是用來裝飾棺材的,其中6號墓出土的四件保存最為完好。
從資料介紹了解到,夜郎是戰國秦漢時期出現在云貴高原東部的地方君長國。漢武帝時,夜郎作為西南夷中最大的君長國歸順漢朝,西漢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上書漢武帝,將夜郎等國歸順描述為太平之致。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貴州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以赫章可樂、威寧中水、普安銅鼓山等為代表的夜郎時期土著青銅文化,這為進一步探尋夜郎文化打下了基礎。此次展覽將展至6月29日,通過在貴州境內發現出土的181件(套)文物,引領大家尋訪夜郎遺蹤。
來源:黔西南日報 作者: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