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克隆動物食品已經進入發(fā)達國家市場是克隆個不爭的事實。圖為阿根廷“出產”的牛肉牛奶兩頭克隆牛。
自克隆技術誕生以來,溜上有關這一話題的餐桌爭論就從未中斷過。而有關用克隆動物制成的英國食品能否進入市場的爭論,由于事關人類健康而顯得尤為激烈。人震
但在今天的克隆英國,用克隆動物制成的牛肉牛奶食品甚至在人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溜”上了餐桌。自英國媒體爆出有農場主將克隆奶牛產下的溜上奶賣給商家之后,最近又傳出有農場主將克隆牛賣給屠宰場的餐桌消息。英國食品標準局3日證實,英國一頭美國克隆牛的人震后代已被加工成肉制品進入英國食物鏈。因為擔心身體受害,克隆英國人感到很震怒。牛肉牛奶
美國《紐約時報》先前援引英國農產消息源報道,溜上一頭由美國籍克隆父母所“生”的奶牛的牛奶制品在沒有任何標識情況下進入英國市場。英國法律規(guī)定,用克隆動物制成的食品銷售前必須經由食品標準局認證并向消費者明確標識。
英國食品標準局隨后展開調查,并于3日發(fā)布調查報告。報告說,食品標準局眼下確認,有兩頭在英國出生的公牛實際上是由一頭美國克隆奶牛的干細胞“制成”。
調查發(fā)現,其中一頭公牛出生于2006年12月,它于2009年7月被屠宰制成肉制品進入市場,其肉制品“可能已經被消費者吃掉”。
另外一頭公牛于2007年3月出生,它在上月27日剛剛被屠宰,其肉制品現今仍儲藏在英國一座農場。此外,兩頭公牛還有一個克隆“姐妹”,眼下也在英國。調查人員正在調查它的奶是否流入市場。
“克隆奶”被偷偷賣出
同樣令人擔憂的還有“克隆牛奶”。據英美媒體報道,“克隆牛奶”已經進入了英國許多主要街道的店鋪。一名英國農場主已經承認,他飼養(yǎng)的一頭克隆奶牛的后代產下的牛奶被偷偷地拿到市場上銷售。
該農場主表示,他選擇秘而不宣是因為公眾不認可克隆技術,消費者一旦知情就不會再購買他的牛奶。
據悉,用于生產充滿爭議的“克隆牛奶”的克隆牛最開始也是在美國被培育的,它們由克隆荷蘭奶牛的卵子與普通公牛的精子相結合,產生的胚胎被冷凍后送往英國,并在英國被植入母牛體內,由此產生的后代可以用于大量產奶和繁殖的目的。
英國VS美國不同態(tài)度
英國
大多數人不想吃
英國食品標準局進行的一項研究發(fā)現,英國公眾普遍反對克隆食品。負責這項研究的史蒂夫·格里格斯表示,“大多數人的結論是他們不想吃這種食物”。
2007年,“克隆牛奶”被曝光后,英國國民極為震怒。許多英國人表示,農場主的行為固然讓人覺得可惡,但商家的行為同樣得不到大家的原諒。
據報道,英國先前的研究顯示,克隆動物很容易出現早產、畸形和夭折,喝“克隆牛奶”對人體健康非常不利。英國國土協(xié)會政策主管梅爾切特爵士說:“我想不出任何東西比克隆食物更能摧毀公眾對食物的信心。”
英國食品標準局2日發(fā)布公告說,“克隆牛奶”等來自健康克隆動物的食品目前看來是安全的,但這些新食品在上市前必須得到批準。
美國
已習慣克隆食品
在美國,許多普通家庭已經習慣了食用用克隆動物制成的食品。早在2006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就宣布,克隆的牛、豬和山羊以及其后代均可以安全食用,克隆牛產的奶也可安全食用。
后來,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關于克隆食品安全性的最終報告出臺,宣布克隆牛、豬、山羊和它們的后代所產的肉和奶,與用傳統(tǒng)方式養(yǎng)殖的同類相比沒有額外的安全風險,可以安全食用,這類食品將無須貼上特別標簽便可以直接進入消費市場。此前,包括多家研究小組從生物化學角度進行的一系列研究都表明,克隆動物與一般動物的肉、奶沒有明顯區(qū)別,其成分參數均符合現行食品工業(yè)的標準。
估計至今已有超過30萬公斤的肉和200萬升的奶進入了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