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某煉油廠循環水存在問題,煉油分析其造成的廠循原因,采取復配緩蝕阻垢劑及緩蝕阻垢劑評選、環水殺菌劑復配及優選、水質水冷器工藝改進、改進物料泄漏處理方法的研究創新等改進措施,取得明顯的煉油效果。
關鍵詞:循環水 水質 改進措施
1、廠循循環水系統存在問題及原因
某煉油廠循環水場處理水量約1500 t/h,環水供應全廠各個裝置30多臺水冷器使用。水質
從1998年開工以來,改進由于用劑不當,研究1999年煉油廠的煉油水冷器泄漏突然加劇,到年底共泄漏了1臺,廠循2000年有2臺次泄漏,環水2 001年有3臺次泄漏。從2 000年大檢修期間水冷器鑒定情況看,系統中有相當一部分水冷器管束堵死,腐蝕相當嚴重,油泥較重。匯總所鑒定水冷器的垢樣成份分析值可看出:Fe2O3和550℃有機物含量偏大,說明冷卻器鐵銹、油泥較重,其主要原因是系統泄漏嚴重所致。頻繁的物料泄漏,使得系統水質和設備的嚴重污染,造成了系統中菌藻的大量繁殖,粘泥滋生,設備嚴重腐蝕,粘泥油污堵塞水冷器管束,為了處理物料泄漏,置換了大量的新水和排掉了大量的藥劑,系統長期降低濃縮倍數運行,形成了循環水系統的惡性循環。
造成循環水系統被動局面的主要原因有:①是緩蝕阻垢劑配方的阻垢緩蝕效果差,抗沖擊和污染能力差;②是殺菌劑已產生了抗藥性,殺菌效果差,同時殺菌方法也不當;③是水冷器工藝存在缺陷,導致循環水流速低、溫度超標;④是水冷器物料泄漏后處理方法不當;⑥是管理不到位。
2、循環水水質改進措施
2.1 緩蝕阻垢劑的評選
根據煉油廠補充水狀況及水質類型的判斷,確定使用以膦羧酸,膦酸鹽,AMPS共聚物,鋅鹽為主組成的復合緩蝕阻垢劑配方,經過多次復配,多次鑒定,也和市場上的藥劑對比,最后篩選了兩種新配方用于循環水系統。在使用之前,我們對這兩種新配方GF-4和市場上的緩蝕阻垢劑進行了試驗,同時與舊配方進行對比。試驗方法按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冷卻水分析和試驗方法。
2.1.1 靜態試驗
表1 靜態試驗數據
藥 劑 | 市劑 | GF-4 | 原用市劑 |
碳酸鈣阻垢率(%) | 91.57 | 92.12 | 73.82 |
磷酸鈣阻垢率(%) | 35.9 | 36.1 | 25.8 |
旋轉掛片腐蝕速率(mm/a) | 0.017 | 0.021 | 0.064 |
注:藥劑投加濃度為60 mg/L。
2.1.2 動態模擬試驗
表2 動態模擬試驗數據
藥 劑 | 水質條件 | 藥劑濃度(mg/L) | 試驗天數 | 濃縮倍數 | 腐蝕速率 (mm/a) | 粘附速率(mcm) |
GF-4 | 正常水質 | 60 | 15 | 4.5-5.5 | 0.029 | 4.32 |
苛刻水質 | 0.070 | 8.30 | ||||
市場緩蝕阻垢劑 | 正常水質 | 60 | 15 | 4.5-5.5 | 0.032 | 4.18 |
苛刻水質 | 0.067 | 9.52 | ||||
控制指標 | 腐蝕速率:很好0-0.037 mm/a,好0.037-0.070 mm/a,可以允許0.070-0.093 mm/a; |
注:試驗水質:①正常水質為-水源新水; ②苛刻水質為-水源新水補油50mg/L,總鐵1.5mg/L。
2.1.3 工業放大試驗
表3 兩種藥劑工業放大試驗結果
藥 劑 | GF-4 | |
系統名稱 | 北線 | |
時 間 | 腐蝕速率mm/a | 粘附速率mcm |
2001-11 | 0.082 | 8.72 |
2001-12 | 0.098 | 8.37 |
2002-1~2 | 0.091 | 6.28 |
2002-3 | 0.089 | 13.84 |
2002-4 | 0.050 | 8.24 |
2002-5 | 0.006 | 5.05 |
2002-10 | 0.033 | 2.90 |
2002-11 | 0.002 | 0.56 |
平均值 | 0.056 | 6.74 |
注:ZJ-720和ZJ-014投加濃度均為60mg/l。
由表2、3數據可得到如下結論:
(1)GF-4緩蝕性能較強,試管和掛片表面清潔,無點蝕和銹蝕,腐蝕速度在正常水質條件下達到很好級別,在苛刻水質條件下達到好級別。
(2)GF-4具有優異的阻垢性能,在濃縮倍數為4.5-5.5的條件下,其粘附速率在正常水質和苛刻水質條件下均達到很好級別。
(3)GF-4具有較強的抗水質污染能力,在苛刻水質條件下仍可以控制腐蝕和。
結論:
(1)GF-4緩蝕阻垢劑在我廠運用近一年來,各項運行指標和監測數據均達到并優于國標GBJ50-96、中石化總公司生產部有關規定的要求。2002年大修期間,設備鑒定檢查,水相管束及封頭均無明顯的銹蝕、污垢發生,檢查的水冷器狀況明顯優于國內同類裝置同期檢修水平。
(2)GF-4緩蝕阻垢劑在較惡劣條件下仍具有較好的緩蝕阻垢性能,使用這兩種藥劑處理后的水所形成的污垢極其疏松,這樣既不影響傳熱,而且便于清洗。
2.2 殺菌劑的優選
近幾年來隨著循環水濃縮倍數的提高,細菌抗藥性問題,已使用非氧化性殺菌劑殺菌效率大為降低,系統因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粘泥故障越來越突出,為此我們開展了殺菌劑優選工作。
我們通過對國內外殺菌劑進展情況調研,掌握了非氧化性殺菌劑的最新動態,然后索取到國內最有代表性的幾個非氧化性殺菌劑樣品,經過幾十輪非氧化性殺菌劑靜態殺菌試驗,確定使用異噻唑啉酮進行復配和1227非氧化性殺菌劑,這兩種非氧化性殺菌劑比較適合我廠循環水水質。經過協商,確定使用異噻唑啉酮進行復配和1227非氧化性殺菌劑。
我們推薦的殺菌方案為氧化性殺菌劑和非氧化性殺菌劑交替使用。
① 非氧化性殺菌劑殺菌方案:非氧化性殺菌劑每月投加一次,每次投加100mg/L,進行24小時后再排污或投加氧化性殺菌劑,兩種藥劑交替使用。
② 氧化性殺菌劑殺菌方案:根據循環水場條件和現場試驗確定一循投加氧化性殺菌劑,冬季每日一次,夏季每日兩次,均控制余氯量達到0.5-1.0mg/l。
此套殺菌方案經過一年多的運行,煉油廠四套循環水系統異氧菌總數,鐵細菌,硫酸鹽還原菌均能控制在規定的指標內,宏觀檢查涼水塔塔壁上干干凈凈,連一點藻類也沒有長,生物粘泥指標也一直合格,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2.3 水冷器工藝改進
在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設計規范規定,工藝換熱設備的冷卻水側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a、管程冷卻水流速宜為1m/s,不應小于0.5m/s,殼程流速不應小于0.3m/s;b、出口溫度不宜高于50 ℃;總公司工業水管理制度中規定,水冷器的熱介質溫度大于150℃時,應先進行熱量回收,再用循環水冷卻。
但煉廠實際生產中存在有許多不符合規定的設計和操作。這些違規的設計和操作會直接影響水冷器緩蝕和阻垢效果,對水冷器構成了潛在的危害,其泄漏機率遠遠大于其他水冷器。
針對這些違規的設計和操作,我們進行了水冷器工藝改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對流速嚴重偏低的水冷器進行系統管線改造,增大水冷器配管管徑。
如把二套2臺堵塞嚴重的水冷器,都存在進出口管線太細,水量不足,流速太小的問題。大修期間將水冷器進出口線由φ50改為φ100。
(2)改變流程提高水冷器冷卻水的流速。
加強循環水壓力控制,保證供水壓力。對水走殼程的水冷器,在水冷器下部焊了一根排污管,定期用空氣攪拌后排污,防止殼程內粘泥淤積,保持殼程內干凈暢通。
2.4 物料泄漏處理方法的創新
水冷器物料泄漏后,一般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驟處理:①查清和切除漏油源;②停止加緩蝕阻垢劑和殺菌劑,以大排大補方式換水除油,直至換水合格;③加入除油清洗劑和粘泥剝離劑清洗;④清洗至終點,再大排大補方式換水,直至換水合格;⑤正常運行,開始正常投加緩蝕阻垢劑和殺菌劑。
此方法換水量過大,因經濟承受力的限制,一般停止加緩蝕阻垢劑和殺菌劑,這樣循環水的緩蝕、阻垢和殺菌滅藻效果受到巨大影響,循環水可出現一種所謂水質穩定空白期。顯然,這一時期對設備的損傷是極其嚴重的。因為此時水中防腐蝕能力很小,加之菌藻粘泥的影響更嚴重的是泄漏的油料粘附后與生物粘泥混染,腐蝕性更強,估計這個時期腐蝕性大約是水穩劑投放的50-100倍,導致水冷器會發生更嚴重的腐蝕,物料泄漏更頻繁,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對全廠水冷器的正常運行和壽命構成嚴重威脅。
經過長期在實踐經驗中摸索,我們改進了物料泄漏的處理方法,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驟處理:①查清和切除漏油源;②加入除油清洗劑和粘泥剝離劑清洗;③清洗至終點,再采用慢慢置換水,置換水期間正常加緩蝕阻垢劑和殺菌劑。
2.5 加強系統科學管理
在搞好科研和監測工作的同時,我們十分注意建立和完善循環冷卻水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學的管理制度,諸如水質異常優先制、定期現場巡檢制、定期參加每月一次水質例會、和嚴格把好系統清洗預膜檢驗質量關等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