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臺州10月2日電(范宇斌 羅凱文 黃瀟以)金秋時節,開鐮稻谷飄香,畝產又是斤浙江玉一年豐收季。連日來,環畝海水位于浙江臺州玉環漩門三期的開鐮1800畝海水稻開始收割,轟鳴的畝產機器聲奏響秋日的豐收序曲。
收割現場,斤浙江玉4臺小型水稻收割機共同作業,環畝海水穿梭在金黃的開鐮稻田間,切割、畝產脫粒、斤浙江玉粉碎秸稈等工序一氣呵成。環畝海水十幾分鐘,開鐮一塊稻田便收割完畢,畝產稻谷隨后被卸載到路邊的斤浙江玉貨車里。

“海水稻”學名為耐鹽堿水稻,能在鹽(堿)濃度0.3%以上的鹽堿地生長,平均畝產在300公斤以上。

今年是玉環種糧大戶柯榮光在漩門三期種植海水稻的第二年。據柯榮光介紹,和去年略顯干癟、色澤較為暗淡的谷粒相比,今年的海水稻品質明顯有所提升。
去年,柯榮光投入150萬元改造漩門三期3-2地塊鹽堿地,并試種第一批15個品種的海水稻,第一批海水稻成活率為四分之三,畝產不到400公斤。

經過一年試種后,今年柯榮光篩選出“浙優18”和“甬優12”兩個品種進行種植,種植面積也從去年的1000畝擴大到了1800畝。通過總結上一年試種的經驗,今年這批海水稻產量“突飛猛進”,高產區域畝產量甚至超過了普通水稻。

“普通淡水田水稻一般畝產700公斤,我們今年海水稻有些高產田塊的產量已經達到700公斤以上,這說明我們已經將海水稻種植成功了。”柯榮光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