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5小時手術“抽絲剝繭”,國求國外上海中山醫院專家為一名回國求醫女子切除腹腔25公斤巨大腫瘤。醫順醫院
上海中山醫院專家為回國求醫女子切除腹腔25公斤巨大腫瘤。利切本文圖片均為 中山醫院 提供
7月18日,除斤澎湃新聞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獲悉,腫瘤輾轉患者曾女士是被拒一名定居美國的華僑,6年前因腹膜后脂肪肉瘤接受治療后回歸正常生活。國求國外一年前,醫順醫院腫瘤突然復發,利切迅速占據了她的除斤整個腹腔,導致出現腹脹、腫瘤輾轉下肢水腫、被拒氣促等癥狀。國求國外
曾女生輾轉美國多家知名腫瘤中心,醫順醫院都因手術難度大、利切風險高被拒絕手術請求。抱著最后一絲希望,曾女士決定回國求醫。2023年6月3日,她來到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腹膜后與軟組織腫瘤外科主任張勇的診室。
結合病史與檢查結果,張勇明確診斷其為腹部脂肪肉瘤術后復發。腹膜后腫瘤是以發病部位而定義的一大類腫瘤,是一組極為復雜且罕見的腫瘤的總稱。脂肪肉瘤是其中最常見的病理類型,其病理學分型復雜,手術是目前臨床上根治該腫瘤的唯一方法。
然而曾女士的腹盆腔增強CT結果提示,腫瘤向上包繞胰腺、十二指腸和小腸系膜,向下生長至盆底壓迫直腸,向后完整包繞右側腎臟以及腹腔大血管,向前從腹壁膨出形成腹壁疝,占據了其整個腹腔。
根據檢查,腫瘤已廣泛推擠、侵犯了腹腔內的重要臟器,若要完整切除、徹底解除壓迫癥狀,必須行多臟器切除。然而腫瘤體積巨大、解剖位置復雜,術中極易損傷腹主動脈、腸系膜上動脈、股神經等重要血管和神經,導致患者大出血死亡或術后殘疾,難度極大、風險極高,對外科醫生的臨床決斷力和手術能力無疑是巨大的考驗。
患者相關檢查照片。
經全面檢查、精準評估、多學科討論,張勇為曾女士量身打造了手術方案:為其行腹膜后腫瘤切除術,并預備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右半結腸根治切除術、左半結腸切除術、右側腎臟切除術及腸系膜血管置換術。
6月23日,經過術前準備,張勇與童漢興副主任醫師、王炯元主治醫師在5個小時內,在復雜粘連和因腫瘤推擠而異位的臟器中精準分離出胰腺、十二指腸、小腸結腸及其系膜、左側腎臟、膀胱和子宮,保護了腸系膜上血管、輸尿管、腹主動脈、下腔靜脈和股神經等關鍵結構,完整切除了腹膜后巨大腫瘤以及右側腎臟、部分小腸、左半結腸、直腸、右側附件。
充分考慮術后可能出現的淋巴瘺、出血、腸瘺、循環衰竭等術后并發癥,專家團隊為患者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術后水電解質平穩維持、循環呼吸監護、腸內外營養支持等管理。術后第一天,曾女士的腹脹和呼吸急促癥狀顯著改善。7月18日,曾女士恢復良好,順利出院。
中山醫院介紹,2009年以來,該院成立了腹部軟組織腫瘤專業組,已收治超過3000例腹膜后腫瘤患者,目前年收治病患超過400例,是中國最大的腹膜后腫瘤診療中心之一。目前,中山醫院進一步成立了腹膜后與軟組織腫瘤外科,這也是全國首個獨立成科的腹膜后腫瘤診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