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報導,伊朗影響伊朗近日針對以色列的空襲空襲以失敗告終,有國防專家表示,色列失敗思考中國將從中汲取教訓,國防重新調整奪取臺灣的專家中國重新計畫。
報導指出,侵臺中國與伊朗有著深厚的計畫軍事合作經驗,現在北京當局會想方設法,伊朗影響來突破讓伊朗無人機及飛彈幾乎全遭攔截的空襲先進科技和有戰鬥力的結盟各國。
美臺商業協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表示:「他們會鑽研發生了什麼事,色列失敗思考不只是國防伊朗的攻擊方式,還有我方的專家中國重新因應,也就是侵臺以色列和挺以聯盟的應對方式。」
韓儒伯說,計畫以方陣營擊毀無人機和飛彈的伊朗影響比率極高,幾乎完美,顯示美國及其盟邦具備能夠顯著削弱攻擊的科技。
若中國要對人口2350萬的臺灣發動正規攻擊,發動大量無人機和飛彈空襲,會是攻臺的重要環節。
中國已投入數千億美元來提升人民解放軍的戰力,包括迅速擴增武器庫,例如中方有數以千枚的短程至洲際彈道飛彈,以及估計達500枚的作戰用核彈頭。
不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期整肅了戰略火箭軍高層,這支部隊負責掌管前述的武器庫,令人懷疑貪腐問題普遍,是否會破壞解放軍現代化的努力及中國的戰備。
然而臺灣身處中國擴軍壓力的前線,仍難以與對手匹敵,且現正面臨中國東南沿海中程彈道飛彈系統的龐大威脅。專家指出,據信中方的武器庫包含東風-17極音速彈道飛彈,只需要6至8分鐘就能飛抵臺灣。
韓儒伯表示,臺灣的國防戰力正朝著正確方向進展,包括投資美製「愛國者三型」(PAC-3)飛彈防禦系統及本身的飛彈計畫,而且很快就會擁有區域內規模最大的F-16戰鬥機隊。
不過,臺灣能否如以色列那樣仰賴盟邦協助,將是臺灣海峽衝突的一大影響因素。
韓儒伯說道:「約旦、英國、美國、以色列聯手抵禦伊朗的攻擊。在北亞地區,我們做到這件事的準備有多到位?」
目前日本正在加強自身的F-35戰鬥機隊;而作為臺灣最大武器供應國的美國,也在臺灣周邊部署了大量部隊。
韓儒伯主張,華府對臺政策應該從「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轉向「戰略清晰」(strategic clarity),以提升嚇阻力。
設於紐約的「臺海安全研析中心」(Taiwan Security Analysis Centre)主任梅復興則說,中國可能已從伊朗的失敗攻擊中,得知攔截遠距離發射無人機和巡弋飛彈的可行性,這類情況讓敵方擁有充分的反應時間。
但梅復興說,如果中國領導階層認為自家飛彈及無人機的品質較佳、精準度更高、更能穿透敵方空防,他們可能就不會太擔心;而且中方攻臺的飛彈所需飛行距離較短,給予的反應時間明顯更少。
射程需求較短會使成本降低,因此可以部署更多飛彈。不過,臺灣也能從以色列的成功防禦模式中學到一課。
以色列結合了強大的整合防空反飛彈系統(IAMDS)、適當偵測,以及在盟邦協助下的綜合指揮管制。梅復興還說,臺灣「已經具備許多這類關鍵要素」,但還需要改善作戰管理系統,並尋找方法來確保美國和其他區域夥伴的協助。
新聞來源
- 伊朗襲以色列失敗 專家:中國將重新思考侵臺計畫(中央社)
延伸閱讀
- 分析:伊朗首從本土發動攻擊演很大,與以色列互有盤算;99%飛彈被攔截,中國學者:深遠影響臺海軍備
- 伊朗襲擊以色列合演「借刀殺人」大戲,德黑蘭搞不好還私下對納坦雅胡説「謝謝」
- 以色列低調證實空襲伊朗,《華盛頓郵報》作家:美伊以三方沉默避免衝突升級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