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雖然此前臺積電曾明確表示不會跟進調漲報價,漲價潮但仍有消息傳出臺積電將取消12英寸接單價取消往年的變相折讓,等同于變相漲價。漲價O再這將直接影響到臺積電的代工所有制程,明年晶圓代工不只8英寸供不應求,或迎連12英寸也相當吃緊。前臺臺積電回應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聞和價格問題。積電際
網站:21ic.com

雖然此前臺積電曾明確表示不會跟進調漲報價,入中但仍有消息傳出臺積電將取消12英寸接單價取消往年的芯國折讓,等同于變相漲價。漲價潮這將直接影響到臺積電的變相所有制程,明年晶圓代工不只8英寸供不應求,漲價O再連12英寸也相當吃緊。代工臺積電回應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聞和價格問題?;蛴? 中國臺灣媒體報道稱,前臺部分晶圓廠往年均會對客戶的代工價進行折讓,約為3-5%不等。臺積電折讓比例最低,往年約在3%左右,不過這一折扣明年還是或會被取消。 還有消息稱聯電明年也將采取同樣措施,12英寸晶圓代工產能吃緊情況加重。無獨有偶,各大IC設計廠、IDM大廠、世界先進制程廠都陸續宣布將在2021年漲價,8英寸、12英寸晶圓產能被擠爆。 通過臺積電近日公布11月份業績來看,整體營收仍然在持續增加。合并營收1248.65億元新臺幣(約合289.6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7%、環比增加4.7%,營收已連續18個月同比增長。 
此前,臺積電受到貿易清單影響,不能為華為供貨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臺積電直接宣布在美國投資120億美元建設5nm的芯片生產線。不過,沒有讓人想到的是,失去華為這個大客戶并沒有影響到臺積電,劉德音還對外表示,限制臺積電出貨,失去了部分訂單,對臺積電并沒有影響。另一方面,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還表示,臺積電正在研究量子運算。 經過一系列操作,2021年整個晶圓代工市場或將迎來一波漲價潮。信息顯示,得益于電源管理IC及邏輯晶片等終端需求旺盛,目前臺積電晶圓代工產能從7nm到55nm制程全線滿載,包括12英寸、8英寸晶圓代工產線稼動率都在90%以上。 反觀中國大陸方面,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表示:“大陸之所以沒有出現臺積電這樣的企業,是因為后發的原因及市場規律。然而市場規律同樣也會給大陸未來締造出臺積電一樣的企業提供機會,因為今天無論是國家安全、產業格局還是發展機會,都到了中國在芯片制造領域有所作為的時候。我們已在芯片設計和制造領域廣泛發力,在存儲芯片領域取得突破,從市場占有率為0很快達到了5%以上,技術水平也居世界前列。中芯國際這樣的代工企業也在高速成長,未來5年,芯片代工企業的實力會迅速增強,形成技術突破,搶占全球市場?!? 而最近,據digitimes報道,此前臺積電的COO將再次加盟中芯國際。業內人士透漏,蔣尚義目前已經返回上海,并將擔任公司董事會執行董事、副董事長。另外,中芯國際兩位聯席CEO趙海軍、梁孟松將直接向蔣尚義匯報。 再度加盟是因為2016年12月蔣尚義曾正式加入中芯國際,任職第三類獨立非執行董事,但在2019年6月21日辭任。隨后,蔣尚義加盟武漢弘芯,出任CEO。不過隨著武漢弘芯項目爛尾逐漸被曝光,蔣尚義已經在今年11月17日發布律師函聲明,已于6月因個人原因辭去武漢弘芯一切職務,弘芯也接受了此辭呈。 根據國內媒體透露,蔣尚義曾擔任臺積電研發副總裁和共同首席運營官(COO)等職務。在臺積電任職期間, 蔣尚義牽頭了0.25um,0.18um,0.15um,0.13um,90nm,65nm,40nm,28nm,20nm,以及16nm FinFET 等關鍵節點的研發,使臺積電的行業地位從技術跟隨者發展為技術引領者。 據悉,蔣尚義在臺積電時曾提議做先進封裝,最后獲得張忠謀批準。目前,臺積電在3D封裝領域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技術突破,這為其延續摩爾定律提供了技術保障。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21ic獲得授權后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