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北側鳥瞰圖
圖:商場北側入口及南北路北入口視角
從自家小區出來走5分鐘,空中之城就能直接換乘軌交,上海這樣的將投建設便利未來就會在莘莊軌交站享受到——歷經3年多的準備,涵蓋了軌道交通1號線、資億組圖5號線,空中之城金山鐵路、上海莘莊10多條公交線路的將投建設莘莊綜合交通樞紐項目昨日正式動工。該項目還將建設一座“空中之城”,資億組圖在軌交上方建設集商業、空中之城住宅、上海辦公、將投建設休閑于一體城市綜合體。該項目預計2022年全部建成,屆時莘莊地區交通和生活的便捷、舒適度都會大大提升。
換乘建設
建設同時保證市民出行
莘莊綜合交通樞紐項目位于上海市閔行區莘莊軌交站,19萬方的規劃用地區域內涵蓋了軌道交通1號線、5號線、金山鐵路,以及10多條公交線路,未來滬杭高鐵聯絡線也將經過,還將在地下層建設軌道交通17號線(原規劃名)。據了解,軌交、公交、高速鐵路、通勤鐵路等不同類型、不同部門管理的交通方式將在這片區域內有效整合、實現無縫便捷換乘。
該項目建成后,市民能享受到何種便利呢?閔行區副區長于勇介紹,建成后的交通樞紐將為莘莊地區的交通和生活帶來新的生機和變化,進一步提升城市功能,集約使用土地,為百姓提供高品質的生活環境。莘莊綜合交通樞紐項目的最大功能就是疏導該區域的交通組織,更合理地解決人車分流,因此在2018年之前,將首先完成交通換乘、站點等的建設。而對于備受關注的“莘莊軌交站換乘大廳”改造部分,據了解,不會采取推倒重來的方式改建換乘大廳,而是將根據項目整體開發計劃,對軌交客流進行臨時改道與分流,在保證市民正常出行的前提下,逐步完成公共交通部分的功能升級。
綜合體建設
9萬平方米住宅多中大戶型
莘莊綜合交通樞紐項目,另一個受關注的“亮點”是,將建設集商業、住宅、辦公、休閑于一體。
莘莊綜合交通樞紐有著5萬平方米的辦公面積、14萬平方米的商場、2萬平方米的酒店、9萬平方米的住宅、8.5萬平方米的公寓式辦公以及2萬平方米的公建配套,是一套系統完善的設施綜合體,莘莊樞紐上蓋商圈的創建將與仲盛商貿中心、南方商城和莘莊龍之夢商城組成強有力的經濟體系。
“市民可以選擇住在這個‘空中之城’,除了可以從家里‘直達’軌交外,還能零距離享受各類休閑配套。”開發方相關人士說道,9萬平方米的住宅中,主要滿足中高端、改善型的需求,戶型是中大戶型; 商場則考慮引進個性化、新穎的品牌,基本是體驗式商業的布局。
莘莊軌交站目前的人流量達10萬人次,一直在軌道交通站點中排名前三,項目建成后預計達50萬人次,軌交1號線是軌道交通的大動脈,是閔行到市區的交通主干線。閔行區有200多萬人口,該項目將引導市民“在莘莊停留,在莘莊居住,在莘莊消費”。
“基礎”建設
每根柱每塊板都要測試
有人會有所擔心,莘莊這座“空中之城”建設在幾千根柱子搭建的平臺上,如何保證安全?
對此,開發方解釋,項目總投資在150億元左右。在安全方面的投入比常規項目多得多。每根樁、每根柱、每塊板、都要進行模擬測試、模擬分析。而且“空中之城”表面上看是建在平臺之上,其實平臺只是裙房的頂,建筑的基礎都是落地的,只是在軌交軌道、鐵路軌道區域采用了柱子支撐的模式,整個空中之城其實是完整的建筑結構體。
還有人會擔心在軌交上面辦公或居住噪音太大,開發方表示,軌交上方的建筑都充分考慮了防震防噪等問題。首先整個撐起建筑的大平臺采用材質就是隔音的,可以屏蔽掉建筑下方的噪音。而在靠近“空中之城”邊緣的建筑,會采取安裝先進隔音玻璃等措施,基本消除噪音的影響。
莘莊綜合交通樞紐項目
項目規劃:在全國范圍內首創[簡介 最新動態]一座對既有交通樞紐進行二次開發的站體復合城,以5-10分鐘步行時間為半徑,建造出地上、地下共計70萬立方米,集出行、工作、文化、教育、居住、休閑等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
具體形態:將在莘莊軌交站南北廣場之間打造軌道交通、鐵路交通、公共交通融會貫通的交通模式,形成一個換乘空間;中間區域利用幾千根柱子搭建一個大平臺,然后在大平臺上再進行樓宇建設和開發。
竣工時間:2022年(2018年前首先完成交通換乘、站點等的建設)。
開發模式:采用公共交通導向型發展模式,即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簡稱TOD),是當前被廣泛應用于發達國家或地區的開發模式。據介紹,TOD開發模式可以城市交通更為合理、有效,并可綜合開發高密度、多功能的綜合體,同時項目內步行為主,商業與公共交通密切結合,讓城市與交通的完美結合。
(責任編輯: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