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在‘十一五’期間,中石政策因價格不到位政策性減收3500億元。應漲疑年”針對市場對中國石油、價質中國石化等國企巨頭“既拿補貼又漲價”的性減質疑,中石化方面昨天向早報回應稱。收億
昨天,中石政策國內成品油價再次上調。應漲疑年對于此次油價上調,價質國家發改委的性減說法是,考慮到中國的收億經濟形勢以及各方承受能力,此次調價幅度被壓縮,中石政策石油企業將消化部分原油價格上漲產生的應漲疑年影響。考慮到臨近春節等因素,價質調價時間推遲至2月20日。性減
中石化集團公司新聞處處長王濤昨天表示,收億此次油價上調控制了調控的時間和調價幅度,按照規定,由調價幅度壓縮所帶來的政策性減收要由企業自行承擔。
王濤說,“長期以來,國外油價不斷攀升,為了防止國外高油價對國內帶來巨大沖擊,國家對國內成品油價格進行了從緊控制,石油石化企業在價格嚴重不到位,甚至原油價格嚴重倒掛的情況下,仍然采取了多種措施,積極保障供應。中國石化‘十一五’期間,因價格不到位政策性減收3500億元。”
早報記者了解到,在此之前中石化至少有四年獲得了中央財政補貼。根據中石化此前的公告及年報,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中石化分別獲得了94.15億元、50億元、49億元、503億元的財政補貼。
而國內另一煉油巨頭中石油2008年也獲得財政補貼169.1億元。
根據公開信息,今年1月12日,中石油2011年工作會議上,中石油總經理蔣潔敏對外披露,2010年中石油實現利潤167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