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是多數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器官。甲狀腺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城市惡性包括乳頭狀癌、女性濾泡狀癌、甲狀髓樣癌、腺癌未分化癌4 大類。發病近年來,率上甲狀腺癌的多數發病率處于上升趨勢,特別是城市沿海地區。
摘要:
目前我國多數城市女性甲狀腺癌發病率已位于癌癥發病榜單的女性第2位至第6位。他強調,甲狀及時發現,腺癌并采取科學規范的發病治療,甲狀腺癌的率上治愈率可達95%以上,很多患者經過治療后與正常人沒有區別,多數生活質量也不會受到影響。
日前天津市腫瘤醫院舉辦的2013年國際甲狀腺知識宣傳周活動中, 國內緩癌協會頭頸腫瘤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國內甲狀腺癌學組組長、天津市腫瘤醫院副院長高明教授表示,以往認為甲狀腺癌是一種相對少見的惡性腫瘤,但是,近年來其發病率快速上升。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器官。甲狀腺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惡性包括乳頭狀癌、濾泡狀癌、髓樣癌、未分化癌4 大類。近年來,甲狀腺癌的發病率處于上升趨勢,特別是沿海地區,成為甲狀腺癌的高發區。以天津市腫瘤醫院為例,2012年,該院收治甲狀腺癌患者超過 2000例,僅甲狀腺腫瘤治療科1個科室年收治患者就超過1200人。甲狀腺癌患者女性和男性比例一般為31,尤其好發于中青年女性。
甲狀腺癌發病人數上升,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檢查手段的不斷提高,以往醫生判斷一個人是否患有甲狀腺癌,通常要依靠觸診、超聲、穿刺和術中病理等多項檢診技術。但是,現在高分辨率的B超技術不斷發展進步,可以幫助醫生更好地判別甲狀腺癌患者,甚至連隱匿性很強的直徑2毫米的微小甲狀腺癌都能發現。
甲狀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仍是外科手術,但要注意規范原發灶及區域轉移灶淋巴結的切除,否則不但不能獲得很好的療效,而且會貽誤病情。除手術外,應該根據病情的危險分層,采取多學科的診療方法,包括聯合使用同位素治療、內分泌治療以及分子靶向藥物等治療,最終實現個體化治療方案。
相關新聞鏈接: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主任委員滕衛平日前在2013年國際甲狀腺知識宣傳周活動中指出:“目前我國甲狀腺病人超過2億,然而甲狀腺疾病知曉率非常低,整體治療率不足5%。”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會于2009年在國內10個城市啟動了《社區居民甲狀腺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甲亢患病率為1.3%,甲減患病率為 6.5%,甲狀腺結節患病率為18.6%,其中甲狀腺結節中有5%至15%是甲狀腺癌。由于甲狀腺疾病癥狀隱匿,許多患者將其等同于亞健康,耽誤了治療。
近年來,我國甲狀腺癌發病率急速攀升。根據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統計,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已經躍升至當地女性易發腫瘤的第五位;2012年北京市衛生局發布的《北京市居民惡性腫瘤發病報告》顯示,從2000年到2010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長了223.75%,位列各類癌癥發病率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