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集采、醫用應聯零差價、耗材兩票制等政策推行,管購供醫療機構醫用耗材運營從盈利部分轉化為成本中心,理中為降低運營成本,采動何提升資金利用效率,進行醫療機構不再具有運營醫用耗材的醫用應聯動力,除醫用耗材供應鏈中核心的耗材準入審批、定價權、管購供回款等環節保留,理中其他諸如物流運輸、采動何院內配送、進行庫存管理等低價值、醫用應聯事務性的耗材工作環境亟待剝離。
因此,管購供得益于降本增效的本質,SPD 模式進入醫院管理者的目光。經過幾年時間的具體實踐,SPD 廠商已經具有一套相對完善、適配于國內醫療機構的服務體系。
針對于根植于老城區、土地資源緊缺而病患集中、耗材體量巨大的醫院,能夠打包提供集中配送+SPD 模式的大型醫療器械商業企業更具合作價值。大型醫療器械商業企業能夠提供的不僅有 SPD 服務,其所配備的專業人才團隊、質量風險管控、全供應鏈服務都能為醫療機構降本增效提供助力,其中基于 SPD 項目的院外倉運營模式成為重要支撐。
院外倉的發展一直處于法無禁止的境地,因此并沒有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運營。但國家實施醫改以來,各項立法、規范相繼明確,SPD 項目蔚然興起,院外倉進入了醫院的視野。
諸多優勢已顯現
對于醫療機構來說,醫用耗材倉庫外移的同時,場地成本、人力成本、運營成本、資金占用成本將轉移至SPD 服務商,并切斷了二級經銷商與臨床的不必要聯系,最大程度的降低了運營風險、質量風險及廉政風險,提升運營效率。
對于SPD 服務商來說,為醫療機構提供院外庫管理服務是對自身運營能力的一次巨大挑戰,在商業模式、合規運營、風險管控、經銷商合作、供應鏈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當然,對于同一地市內為多家醫院提供SPD 服務的大型醫療器械商業企業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機會:在同一地點設立統一的倉儲庫房,給商業企業(醫院集配商)與經銷商或者廠家談判、議價提供了巨大優勢,對其第三方物流業務的發展也可以提供相當的助力;在當前醫改的政策環境下,院外庫模式是依托合規化支撐的,這對服務商或集配商而言是天然優勢。
下文以某地院外庫管理實踐為依據分析其重點事項,通過分項的論述構建起SPD 院外倉模式的框架。
團隊重組:極大地增加效率
院外庫模式的管理重心轉移至院外及線上,并且在采購、銷售環節需要有更加專業的定崗人員,因此崗位設置隨著工作流程重構,服務團隊也面臨重新組合。
人力資源部門及業務部門具有共同目標,即利用院外庫的規模效應來控制人員數量,降低用人成本,同時完善激勵機制,激發業務活力。根據院外庫管理流程,院內需由銷售崗、配送崗、運營崗人員駐院提供服務,院外庫及線上則需貼合流程設置采購崗、驗收崗、庫管崗等,以各醫院耗材體量大小及倉庫管理需要為依據來增減崗位、人員。
對比單打獨斗的院內庫配送模式,院外倉模式可以充分發揮規模優勢,釋放人員活力,提升運營效率。
優化庫房建設及現場管理
庫房硬件建設是院外倉存在的基礎,只有合規化、專業化的醫療器械企業才有實力建設既符合倉庫運營硬性規定、又能使醫院客戶滿意的院外倉庫;而現場管理是SPD 項目的靈魂,甚至比 SPD 軟件更為重要,現場精益化管理是在庫存、費用等各個維度上降低損耗、成本,并且提升運營效率、增加收益。
具體來講,倉庫建設除去常規建設部分,為滿足SPD 院外倉運營要求,需鋪設能與醫院內網聯通的網絡線路,便于接收訂單,與院內互聯互通;精益管理方面則更加復雜,精益管理是貫穿庫房建設、現場管理、倉庫運營全過程的系統工程,需要的是專業人員主持、持續不斷改善、激勵措施保障,是整個院外倉管理的靈魂。
鏈接系統間多個環節
院外倉的各項優勢需要結合各個系統的鏈接才能得到最大釋放,最重要的是SPD 系統與 WMS(倉庫管理系統)、服務商 ERP(系統)對接使用,根據崗位設置相應權限,讓院方臨床端、醫工部端、服務商院外倉端、供應商端既連接又有效隔離,僅信息通過線上信息交互平臺進行流動,保障醫院信息數據安全的同時,提升軟件的智慧化程度,提升供應鏈的整體運營效率。
醫用耗材SPD未來有哪些展望
醫改以來,讓專業人員做專業領域之事成為指導思想之一。在這種潮流的引領下,電子病歷、人工智能語音識別、實時會診、SPD 等等信息化方式已經深入各種醫療場景,但這些信息化手段是否真的解放了醫護人員的雙手呢?
答案是,沒有。
究其原因,就在于目前的信息化手段僅僅是把醫護人員原本的工作線上化了,這種線上化甚至需要其花費時間去學習、熟練如何使用,也就加重了其工作負擔,讓醫護人員成為了互聯網上的“線上工具”。
但這是醫療行業智能化、信息化過程中必將經歷的陣痛,未來的智慧醫療建設必然從功能堆砌轉向精益、簡約、鏈接,成為深入醫療場景的實用工具,解放醫護人員的時間,把醫生還給患者和手術臺,讓護士回歸護理和床旁。屬于醫院信息化建設一部分的 SPD 項目及其院外倉模式所具備的時間、空間、功能有助于減輕醫護人員負擔,未來以其為代表的“智慧醫械”將成為“三醫聯動”、“智慧醫療”的重要一環。
根據院外倉工作流程,在各個工作節點上設置相應的信息化模塊來簡化工作,例如臨床科室提交產品計劃時,設計一個類似淘寶樣式、圖文并茂的APP 以供醫護人員直觀的采購產品,院外倉出入庫環節增加激光賦碼等,信息化手段的增設能夠最大程度上簡化原本繁復的工作,提升全供應鏈運營效率。
總的來說,基于SPD 項目的院外倉模式就是把醫學裝備科或醫工部人員從繁復的倉庫管理、物流追蹤解放出來,使其專注于產品入院審核、耗占比數據分析等管理職能;院外倉承接起計劃、驗收、出入庫、盤點等具體事務性工作,同時為醫院提供數據分析、用量監控、標桿建設等增值性服務,解放醫護人員的時間和雙手,給醫院提供基于 SPD 項目的全供應鏈增值服務,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