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11月24日,年石工信部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共同發布的化行《2011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秋季報告》顯示,盡管受到外需萎縮、業增內需增長乏力、加值成本快速上升等因素影響,增速今年我國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放緩
1~10月,年石石化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5%,化行快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業增但報告同時預測,加值受下游產業對石化產品需求下降、增速節能減排壓力上升等不利因素的放緩影響,我國石化行業增加值增速明年逐步放緩。年石
報告指出,化行從下游產業需求看,業增今年汽車、紡織、塑料、平板玻璃等石化行業主要相關行業增速明顯放緩,對石化產品需求下降。據預測,汽車產銷在經歷連續10年的年均25%的增長后,將進入新一輪調整周期,預計明年汽車產銷增長5%~8%。
報告認為,下游需求萎縮,加上節能減排壓力增大、資金成本不斷攀升、煤電油運等要素供給偏緊、資源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資源利用率較低、高端石化產品缺乏等因素,都將對石化行業經濟運行產生不利的影響。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分析評價了今年石化行業經濟運行態勢:“從行業整體看,原油開采運行情況良好,但下游的煉油等子行業效益大幅下滑,化工行業在今年前期運行良好后,在9~10月出現增速下滑。這些行業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問題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報告預測,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4%,明年增速比今年低1~2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在投資需求拉動下,原材料工業總體保持了平穩較快的增長態勢,但進入下半年特別是四季度以來,受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放緩的影響,增長勢頭有所減緩。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10月,原材料工業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長12.7%,其中一季度增長12.6%,上半年增長12.8%,前三季度增長12.9%,10月僅增長12.2%,預計全年增長12.5%。
今年是為期3年的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實施的最后一年,一些扶持政策陸續退出,一些領域投資強度開始減弱;明年又是全面實施“十二五”規劃的一年,一些行業結構調整力度還將繼續加大;同時,原材料工業還是資源高度依賴進口的行業,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變動對行業影響較大,高耗能、高排放也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工業,資源環境約束將進一步強化,節能減排壓力繼續加大。
為此,黃利斌強調,明年必須要堅持正確的宏觀調控方向,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保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具體做好5個方面工作:一是穩定政策預期,防止經濟出現大的起伏;二是將“調結構、轉方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三是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四是進一步優化小型企業、微型企業發展環境;五是切實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他同時表示,要創新企業組織模式和管理模式,形成產業聯盟、技術聯盟,要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