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7年后,互聯互聯網電視漲價潮并未停歇。網電以小米為例,視告旗下電視今年已三次提價,漲幅累計最高達30%,各尺寸平均漲幅超過5%。其他像樂視電視等互聯網品牌,也早在2017年前完成提價。
互聯網電視漲價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面板等成本上漲,企業不堪重負;二是盈利難題如鯁在喉,企業“流血”嚴重。

在價格上調后,互聯網電視品牌銷量恐受到影響,接下來預計會往大尺寸和高端化發展。畢竟高端市場和大尺寸抗風險能力更強,互聯網電視企業不會繼續在低端市場中掙扎。
另一方面,漲價之后的市場需求或進一步萎縮。今后彩電行業經營形勢依舊嚴峻,預計2017年中國市場將是負增長。
對互聯網電視而言,挑戰不止如此,如何提高用戶普及率至10%以上,是未來發展關鍵。據《中國智能電視行業商業模式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互聯網電視累計用戶超過5000萬,而智能電視滲透率已高達84.5%。
2012-2015年國內智能電視滲透率

綜上所述,互聯網電視淡化價格戰可謂是大勢所趨。但面對趨于飽和的電視市場,互聯網企業面臨的壓力與挑戰依舊巨大,要搶奪存量市場難度不小,而且電視不同于手機,更新換代頻率有限,對于互聯網電視后續發展有很大影響,可見未來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