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辦法政策實行難
2012-11-07 15:10:16 來源:北京商報 評論:0
今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廢棄法政《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要求電器生產企業按銷售數量繳納費用組建基金。電器電產然而記者了解到,品處政策實施四個月來并未得到順利的理辦執行,有企業人士向記者抱怨稱,策實行業遇冷... 今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行難《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要求電器生產企業按銷售數量繳納費用組建基金。廢棄法政然而記者了解到,電器電產政策實施四個月來并未得到順利的品處執行,有企業人士向記者抱怨稱,理辦行業遇冷、策實銷售下滑,行難企業在執行這一政策時有心無力。廢棄法政
據悉,電器電產《辦法》中規定,品處從7月1日起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進口電器電子產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履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的繳納義務。具體繳納數量按銷售規模計算,涉及的電器品類有五種,具體標準為電視機13元/臺、冰箱12元/臺、洗衣機7元/臺、空調7元/臺、微型計算機10元/臺。
不過記者昨日查閱多家家電上市公司的三季報發現,沒有一家企業的報表中顯示此項財務支出的數據。
對此,企業方面給予了不同的解釋。一家黑電企業的負責人表示,該費用是一個季度結束才開始上報銷售數量,而后繳納費用,因此三季度報表中沒有體現,10月才開始征收三季度的費用。而另一家企業則告訴記者,這個費用已經開始繳納,“但在財務報表中不會單獨體現,而是納入產品的成本中”。
兩家公司相矛盾的解釋實際上也折射出這項政策在執行中確實存在問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業負責人向記者坦言,盡管政策已經從7月開始執行,但實際上操作起來有困難,無法快速有效地統計終端銷售數量,上報和財務統計上都存在著很大的難點。記者也注意到,《辦法》中規定生產商按季申報繳納基金,但對于銷量統計方式和繳納費用的時間都沒有明確規定。
上述負責人還表示,盡管政策制定的初衷很好,但是嚴重推高了企業的成本。“我們一年銷售3000萬臺的電視,那就要繳納近4億元的回收基金,現在產品利潤越來越薄,對于回收基金無力承受。”創維集團新聞發言人李從想也同樣表示,基金的征收對于廢舊家電的回收利用和環境保護有很大的助力,不過在整個家電行業利潤趨薄的市況下,企業有苦難言。以三季度空調行業的銷售數字為例,全行業該期內銷量整體下滑了20%。
此外,由于缺乏政策執行細則,企業在申報銷售量時亦存在虛假填報的可能。有企業負責人坦言,銷售網絡繁雜,數量難以監測,如果想要少報易如反掌。對此,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指出,家電企業目前確實遭遇很大壓力,他建議將每臺產品的征收費用下調,循序漸進地推進基金建設。但也有業內人士對于企業自身提出要求,規避不是辦法,提高產品的溢價能力,增加品牌的增值空間,才能增加產品的利潤,這樣是最有效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