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產能,洛陽位列“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之首,去產事關供給側結構性改變成敗。推進
2016年以來,措施洛陽市突出改變主攻方向,硬起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變,行業堅決化解過剩產能,資訊淘汰落后產能,洛陽去除低端產能,去產控制新增產能,推進提升優勢產能,措施建立了去產能工作長效機制,硬起陸續關閉煤礦30處共588萬噸產能,行業陸續淘汰67家企業190臺(套)落后工藝、資訊設備及生產線。洛陽
然而,隨著相關工作陸續推進,一些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有人認為,洛陽市煤炭、鋼鐵、電解鋁等行業總量并不超標,總體來說去產能任務不重,何須大動干戈?部分干部也在模糊甚至錯誤的認識里徘徊,意識不到去產能工作的重要性,貫徹執行國家政策時大打折扣;有的企業依然心存僥幸,對淘汰落后產能態度不堅決、行動不迅速……
“在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今天,個別地方還想著上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項目,對淘汰落后產能搪塞應付,顯然是沒有吃透中點精力,何以有方向、有效果?”在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暨要點工作推進會上,市委書記李亞點明問題所在,并給出解決辦法:推進措施要真實硬起來!
行動要突圍,思想先破冰。
洛陽同其他老工業基地一樣,同樣面臨著產業結構不優、質量效益不高、經濟增長新動力不足等棘手問題。對于洛陽來說,供給側結構性改變不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權宜之策,而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長遠大計,是一場攻堅戰、好戰。去產能轉動能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去”到位,為優異產能騰出發展空間,將來才能“進”得好。
洛陽市在全國地級市中率先完成了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變“一個指導意見、若干個配套方案”的“1+N”政策框架設計,進一步明確去產能工作的總體思路和基本原則,統一全市上下的思想——市場主要地位要突出。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消化過剩產能,積較發展高等產品。
分類指導要明確。分行業、分企業、分區域,突出解決能耗高、污染重、技術水平低等要點問題,分類施策、有減有加,因勢利導化解過剩產能。
依法依規要守住。建立去產能長效機制,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及必要的調控手段,嚴格落實各級相關部門責任,強化部門間協調配合,形成監管合力和聯動機制。
思想統一只是第1步,關鍵是好的舉措能否落到實處、收到效果。
企業是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主體,企業能否真實動起來,關系到去產能工作的成效。只要是落后產能,早晚得去,早一步就會搶得先機、贏得主動,更早實現更好發展。對此,洛陽洛鋼集團鋼鐵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許新朝深有感觸。
“淘汰落后產能與設備確實難,不淘汰,未來更難。原先我們的煉鋼工藝比較落后,能耗也大,2016年我們下定決心先后淘汰了原有高爐、轉爐等設備,通過產能置變新上電弧爐生產線和先進的環保設施?!痹S新朝說,洛鋼是我省第1家淘汰落后產能與裝備的煉鋼企業,今年4月變新產線正式運行,一算賬,變新產線節能減排效果不錯,企業運行成本得以降低,產品更有市場競爭力。拆舊建新,企業經濟壓力暫時會大一些,可從長遠看,很劃算。
只有將低端、無效、落后的產能堅決清除,才能讓安全、清潔、效率高的產能有序增加。
在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暨要點工作推進會上,洛陽市明確提出,今年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變為主線,統籌推進要點改變任務,嚴格執行去產能政策,確保11月底前關閉退出煤礦1處,化解過剩產能30萬噸。
“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是黨中點、國務院一體深化改變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變和‘三去一降一補’的要點工作?!笔忻禾烤志珠L郭德榮表示,該局將嚴格按照省定目標任務,采取有效措施,強化縣(市)相關部門、相關部門、煤炭企業、關閉煤礦“四位一體”推進機制,確保今年11月底前完成關閉退出任務,實現真關真退。
“我市工業結構偏重,資源型產業占比高,去產能對于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構建‘565’現代產業體系意義尤其重大?!笔泄ば盼魅瓮跤穹灞硎?,市工信委將按照尊重市場、分業施策、標本兼治、依法依規的原則,加快推動產能過剩行業轉變發展方式,擺脫低端競爭,走向產業高等。一方面,積較引導企業通過產能置換對生產工藝和產品進行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提升,推動企業向產業鏈下游、價值鏈高等轉型。另一方面,堅決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生產設備和工藝,加大對“散亂污”企業的整治取締力度,為新興產業發展騰出資源供給、環境容量和市場空間,推動工業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