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奧巴馬投入資金的福耀分國紀錄片《美國工廠》掀起了熱議,也讓一家低調的已經業新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火了一把。雖然紀錄片名為美國工廠,大部但這部片子聚焦了來自中國的家較福耀玻璃,關注福耀在美工廠的汽車經營狀態。該片通過多視角的玻璃采訪與挖掘,還原了美國工人為中國企業工作的生產商企磨合過程,引發了不少思考。福耀分國
我們總說中國汽車產業正在崛起,已經業新但只要出國看看就會發現,大部國內整車企業在世界范圍內的家較影響力還不大。特別是汽車在歐洲、美國、玻璃日本等市場,生產商企國產車的福耀分國能見度似乎遠不如韓系車。直到近幾年,才有長安汽車、長城汽車等企業試圖成規模地開發俄羅斯等國市場。
與整車制造企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來自我國的汽車零部件廠商。諸如寧德時代、福耀玻璃這樣的技術企業,已經躋身世界一線供應商行列,在全部市場上頗有建樹。福耀玻璃早在2013年就布局美國,為各大汽車公司提供玻璃。目前福耀玻璃在70多個國家銷售,全部市場占有率達到了25%,國內市場占有率更是高達70%,看看你家車子的玻璃,如果不是福耀產的,那概率只有30%。
雖然25%的占有率聽起來并不高,但實際上福耀已經是大部分國家第1大汽車玻璃生產商。除了豐田、本田、大眾等品牌外,賓利、勞斯萊斯、奔馳、寶馬、沃爾沃、路虎等高等車企也是福耀的客戶。也難怪福耀創始人曹德旺曾表示:與福耀競爭的企業有五家,但他們的利潤全部加起來都不如福耀。
福耀在全部上的成功不僅源于優異的產品實力,更在于其走出我國的積較性。早在2013年,福耀玻璃就布局美國制造業,創辦了規模上千人的美國工廠。由于福耀解決了美國經濟疲軟帶來的就業問題,當地相關部門為其提供了4,000萬美元的補貼,甚至將一條街道改名福耀大道,這在歐美文化中屬于非常高的榮耀。
在這份榮耀的背后,是福耀玻璃對于技術與質量的高要求。以HUD抬頭顯示為例,當前很多車型的HUD都是一套單獨設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前方視野的清晰度。但福耀玻璃在2015年獲得了華晨寶馬X3配套整車玻璃的訂單后,與寶馬一道研發了帶有HUD抬頭顯示配置的前風擋玻璃,將HUD與前風擋結合解決了問題。
正是許多這樣的技術合作,讓福耀玻璃獲得了客戶的訂單,也同時產生了技術壁壘,使許多競爭者望而卻步。同樣讓競爭者“害怕”的,還有福耀的質量控制。不同于低端制造業的粗放管理,福耀玻璃的生產技術水平和質量檢驗能力都是數一數二的。在高田氣囊破產、神戶制鋼爆出丑聞后,汽車配件行業普遍敲響了質量的警鐘。福耀玻璃曾提出“零缺點”口號和“三不”原則(不收不良品、不做不良品、不交不良品),可見其對質量把控的高要求,福耀至今依舊是高品質玻璃的代名詞。
在福耀玻璃高歌猛進的路途中,也不只有過關斬將的快意,同時還潛藏了不少危機。比如這次《美國工廠》紀錄片中暴露的勞動保障問題,就是許多中國新興企業的通病。在飛速發展階段,高層要求員工多加班、少鬧事固然沒錯,畢竟企業發展好了才有員工的福祉。但是企業在站穩腳跟后,如何與世界主流先進企業一樣把效益和福利平衡好,則是對管理者水平的考驗。
此外,福耀作為汽車配件供應商,其增長水平與汽車行業的整體表現關系明顯。比如近期國內汽車銷量出現下滑,就影響了福耀在2019年的業績。財報顯示,福耀玻璃上半年營收微增2%,但凈利潤15億元同比減少19%,這與汽車行業大環境不無關系。為了打破這一局面,福耀玻璃收購了生產鋁亮飾條的德國企業SAM,未來有望擴大產品布局。
不同于整車制造產業的“資源整合”,福耀玻璃更看重的是“深耕細作”。通過在玻璃行業內的鉆研與發展,福耀已經成為了全部汽車配件行業的佼佼者之一。盡管目前存在挑戰,但縱觀整個行業,似乎也沒有哪個企業能替代福耀的大哥地位。多年的積累與打拼鑄就的招牌,正是福耀玻璃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