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黔西南訊 望謨縣作為貴州省黔西南州內極易發生山洪泥石流自然災害的望謨地區,安全度汛自然成為該地區保證電網的供電穩定可靠運行的重中之重。根據氣候變化,局圓今年望謨供電局按照主管部門對供電防汛工作堅持“安全第一、滿完常備不懈、成年以防為主、電力度汛全力搶險”的設施要求,結合歷年防汛減災工作經驗提前啟動防汛工作,安全全員行動采取多項措施把防洪防汛工作做細做實。任務至9月底汛期結束,望謨望謨供電局圓滿完成電力設施安全度汛任務,供電望謨電網依舊堅強穩固運行。局圓
早部署、滿完早安排、成年早落實
汛期前,電力度汛望謨供電局立足于防大汛、搶大險,提前啟動防汛工作,以變電站、電纜溝、輸變電線路桿塔基等敏感部位和重要用戶的輸變電設施為重點,制定防汛保電措施,展開拉網式清查,著力消除防汛“死角”,筑牢防汛安全大堤。
同時,該局還專門編制了《望謨供電局2012年防汛應急工作手冊》,有針對性地制訂防范措施,分工明確、責任到位,使每一名員工都清楚的知道災害發生后自己的職責和工作安排。5月18日,該局還在汛期前開展了大規模的防汛搶險應急模擬演練,按照“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全力搶險,確保電網安全”的原則,根據《望謨供電局防汛應急預案》,通過演練提高各專業生產人員對汛期突發事故的應變能力,并對演練中暴露出的問題制定了詳細的隱患整改計劃,從而更好地將領導指揮與協調、部門互相配合、救援力量快速響應、信息報送與發布、專家分析與研判融為一體。
以防為主、防搶結合
望謨縣現有35千伏變電站10座,110千伏變電站2座,35千伏輸電線路179公里,10千伏輸電線路1661.2公里,用電戶6.8萬多戶。由于望謨境內溝壑縱橫,河流眾多,所以汛期暴雨多,洪水突發性強,山體滑坡時常發生,導致2010年洪災過后的電網重建工作施工難度增大。盡管困難重重,今年汛期前,望謨供電局員工還是保質保量地完成了災后電網重建工作,共投入資金1652萬陸續完成了5條18公里長的35千伏線路改造工程,和 8條80公里長的10千伏線路的改造工程,改造臺變17臺,構建起堅強電網,為今年的防汛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為了提高應急反應能力,望謨局投入資金1100萬元,對35千伏輸電線路重新設計改道,動用人力4000多人次,在汛前將過去栽立在沿河兩岸和低矮地帶的電桿遷往山腰和高處地段,大部分電桿改由穩定性好,抗災能力強的鐵塔代替,還準備了500多棵水泥電桿、100多棵應急木電桿及400多塊拉線盤直接放置到災害易發生的點和地段,望謨縣所有鄉鎮也都安排了應急發電機,災害一旦發生,將在第一時間響應,最大限度上節約搶修時間減輕洪災對輸電線路造成的危害。同時,該局還成立了7支有289人的洪災應急搶險施工隊,針對汛情和可能發生的洪澇災害,進行事故預想和重點區段的搶險入場路線摸底,制定防范措施,保證汛期搶險工作有效進行,全面實現“以防為主,防搶結合”的安全度汛目標。
合理安排電網運行方式、強化崗位責任
防汛期間,該局通過合理安排電網運行方式,加強調度運行管理,重點控制好主網輸電通道安全穩定運行,全力保障重要用戶和居民生活用電,構筑堅強電網。 由該局分管局長帶隊,分別對防汛工作責任、預案制定、通訊保障、責任區落實、巡視檢查記錄、隱患檔案建立、汛期前安全生產等方面進行全面檢查,保障農村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成立專項突擊檢查隊伍對轄區內35千伏、10千伏及以下配網線路的防汛情況進行檢查,加固、檢查防汛輸配電線路桿塔,及時消除防汛隱患,確保不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保證群眾的生產生活用電;在多次強降雨期間,加強防汛值班紀律,強化崗位責任,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處理正常業務有條不紊,辦理應急事務快速高效,重大險情、重要指令、專題匯報的傳達及時準確;密切關注雨情變化,及時向抗洪防汛領導小組匯報雨情及惡劣天氣狀況,使該局領導和相關部門及時掌握情況,有效安排電網運行方式,并加強對重要輸變電設施和重要輸電線路的監測。(何僑欣 羅春雷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