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車工業會2015年11月發布了自動駕駛技術藍圖。盤消面對2020年有望普及的失汽自動駕駛,自動控制系統等相關技術的車部研發十分火熱。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功駕駛問世,汽車部件提供的自動“功能”也在逐步改變。
駕駛員戴著耳機坐在駕駛座上。改變如果“發現”副駕駛座上坐著駕駛員的盤消好友,駕駛座和副駕駛座就會自動旋轉,失汽變成面對面的車部布局,并在駕駛座和副駕駛座的功駕駛頂端正好成120度角時停下。兩個人的自動臉部距離會縮小至容易產生親近感的80cm~1m,讓談話變得更為輕松愉快。改變
這是盤消本田旗下的座椅廠商TS Tech在10月28日~11月8日舉辦的“東京車展2015”上的演示。用帶腦波儀的失汽耳機來檢測駕駛員是否處于休閑放松狀態,并根據該信息,車部來調整駕駛座與副駕駛座之間的距離、面對面的角度、車內照明燈的顏色等。這就是由TS Tech的年輕員工組成的研究會“座椅LABO”討論出來的未來座椅。
當然,就目前的汽車來說,有些功能還是無法實現的,比如駕駛員不用面朝前方。但是,如果自動駕駛技術普及的話,座椅的作用就會發生改變。座椅LABO成員之一、TS Tech設計部設計科的日向野祐輔表示,“車內將逐漸變成一個休閑放松的空間,于是我們提出了這樣的空間所需要的座椅”。
關于自動駕駛,日本汽車工業會11月6日提出了“到2020年使技術達到實用水平并導入”的愿景,在2015年的東京車展上,部件廠商也認識到“自動駕駛”的重要性并積極進行了相關展示。
對于自動駕駛來說,除了本車之外還能檢測到周圍車輛及行人的位置并自動操舵的基礎技術不可或缺。但是,僅有這些基礎技術是不夠的。如果實現自動駕駛的話,座椅、頭燈、輪胎等部件也需要改變各自的功能。原因是這些部件在汽車上的作用會隨之發生變化。下面我們就根據東京車展上的相關展示,來探究一下“未來的部件會隨著自動駕駛的實現發生什么變化”。
方向盤也能讀懂人的感情
“人們普遍認為,實現自動駕駛之后,方向盤就會消失。但我們并不這么認為。估計方向盤的作用將會(從操舵)擴大至其他方面,變成汽車了解駕駛員狀態的重要接觸點?!?/p>
在豐田旗下的內飾企業豐田合成擔任設計企劃部組長的荒川哲也如此說道。該公司以2030年前后實現為目標,提出了利用內置傳感器的方向盤來測量駕駛員的精神狀態并據此調整車內環境的構想。
比如,駕駛員手握方向盤時,不知會從哪里飄出一股有助于心緒平靜的藍莓香味。設想方向盤可以檢測發現“駕駛員正處于興奮狀態”。香味有4種。當睡意襲來時,會發出柑橘香味和強烈的光,使駕駛員保持清醒。雖然還存在如何檢測駕駛員的精神狀態等技術課題,但豐田合成目前正從“方向盤是汽車與駕駛員的接觸點”這一思想出發,推進多項技術的開發。
以不同于豐田合成的著眼點來開發方向盤外圍技術的企業是日本精工(NSK)。該公司是主要生產軸承及轉向系統等機械部件和裝置的企業。此次NSK在展會上公開的技術是,自動駕駛過程中為躲避碰撞而突然操作輪胎時,可使方向盤的運動速度比輪胎慢一些??稍诜乐柜{駛員受傷的同時,提示汽車的運動方向。
據NSK介紹,具體而言,在連接兩個前輪的車軸和與方向盤相連的轉向軸的連接部分使用了可變齒輪和馬達,從而使輪胎與方向盤的運動速度產生了差別。
用激光燈發出多種顏色的光
如果實現自動駕駛,在十字路口等與周圍的車輛或行人進行交流的方式也會改變。以前都是由駕駛員通過手勢或眼神告訴對方自己先過還是讓路。但實現自動駕駛之后,就需要汽車自己擔負起這項任務了。因此,車燈有望發揮重要作用。
小糸制作所此次展出了通過激光來照射周圍或者傳達意圖的概念車。光源使用了激光而不是目前主流的LED(發光二極管),原因是每顆激光燈珠的發光面積還不到LED的十分之一,而且可以實現比LED更加細致的配光控制。
除了精確地向人及標識等目標照射光線之外,還結合使用RGB(紅綠藍色)激光,可以發出多種顏色的光。而且能夠根據不同的對象物體選擇容易看到的顏色來照射光線。
同時還可以將顏色作為交流工具使用??梢栽陬A先設定好規則的情況下,比如“藍色為自動駕駛”、“白色為手動駕駛”等,將自己的情況傳達給周圍的人或車輛。
估計將來輪胎的變化比頭燈還要大。自動駕駛與手動駕駛相比,更不易發現爆胎,有可能會釀成大事故。因此,普利司通、法國米其林、住友橡膠工業等公司都在研究“絕對不會發生爆胎的輪胎”。
雖然各企業的技術詳情不同,但輪胎的構造卻十分相似。與地面接觸的部分是形狀類似于紫菜卷壽司中的紫菜部分的橡膠部件。與車軸相連的中心部分為金屬圓柱部件。位于二者之間的是形狀特殊的樹脂部件。
比如,普利司通的“Airfreeconcept”(非充氣輪胎,圖)采用了形狀類似于風扇罩的樹脂部件。不過,構成外罩的一條條“線”其實是有一定進深的“帶”。這起到類似于板簧的作用,確保了輪胎的緩沖性。由于該輪胎不在內部保留空氣,因此壓上釘子等也不會爆胎。據該公司介紹,目前可以支持的車身重量為410kg,時速為60km,只能用在豐田車體的“Coms”等超小型級別車型上。
各企業正以2020年代達到實用水平為目標,研究輕型車也能使用的輪胎。
要使自動駕駛普及,還需要解決很多課題,包括如何完善基礎設施,以及如何制定交通規則等。不過,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有可能兼顧“安全”和“方便性”的自動駕駛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技術,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不僅是汽車廠商,部件廠商也迎來了不為自動駕駛做準備就無法生存下去的時代。
標簽:方向 自動駕駛 部件 消失 汽車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