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記者左燕燕 通訊員王瑜)1月28日下午,朝陽警方邀請1300余名朝陽群眾代表齊聚一堂,向社區干部、朝陽流動人口管理員、群眾去年起實有人口管理員、人數治保積極分子、達萬樓門長、余人志愿者等各行各業的助破“朝陽群眾”感恩致謝。
警方統計,截至2017年底,朝陽區共有實名注冊的獲案“朝陽群眾”達14萬余人,相當于平均每平方公里有近300人。其中,與朝陽警方互動較多的朝陽“朝陽群眾”數量達到近7萬名,平均每月向朝陽警方提供線索近2萬條,主要集中在盜竊電動自行車、街頭扒竊及涉毒類線索等。群眾去年起
據統計,2017年,朝陽警方接報“朝陽群眾”舉報的人數有價值線索8300余條,根據這些線索,共破獲案件370余起,拘留250余人,消除各類安全隱患390余起。
案例1
APP傳圖 警方抓獲扒竊團伙
2017年“朝陽群眾”從幕后走向前臺,工作方式與手機APP相結合。達萬
“沒想到我隨手拍下的余人照片,上傳到朝陽群眾APP,真的協助警方偵破了一個扒竊團伙”。李軍(化名)今年27歲,2017年,他下載了“朝陽群眾APP”,注冊成為其中一員。助破
2017年11月,李軍在北三環附近一商場購物時,發現三名男子鬼鬼祟祟地站在商場大門外,相互間使了個眼色后,立馬朝一名女子尾隨而去,行為可疑。獲案于是朝陽,他拿起手機暗中拍下三名男子體貌特征,將照片上傳“朝陽群眾APP”。
接到線索后,朝陽警方暗中開展偵查。最終,這個扒竊團伙在作案時被警方當場抓獲,現場起獲手機7部,3名團伙成員被刑事拘留。
案例2
志愿者留心 警方查獲賣淫團伙
71歲的王大媽,是朝陽區六里屯地區的一名治安積極分子。每天戴著“首都治安志愿者”的紅袖標、穿著印有“朝陽群眾”的紅馬甲,在社區、街道里站崗巡邏。
2017年5月,王大媽在社區巡邏時,發現小區里一個老住戶搬走了。“新搬來的是個年輕小伙子,每天也不上班,無論白天晚上,總看見他出來進去的,在小區附近和其他男子聊天。”
最讓王大媽感到“蹊蹺”的是,這個租戶每頓飯都訂外賣,送餐員一次都送好多份。王大媽從送餐員處打聽到,這家租戶每次訂餐至少要7、8份。
王大媽起疑后,聯系了社區民警。警方經過縝密偵查,發現出租房實為一個賣淫窩點,6名賣淫女每天也不出屋,租房男子負責網絡招攬嫖客。最終,該窩點被朝陽警方搗毀,當場抓獲嫌疑人15人,其中3人被刑事拘留,12人被行政拘留。王大媽協助公安機關破獲了案件,也受到了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