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10月15日電 (記者 應妮)“成為孩子:傳統與現代——蔡皋繪本藝術國際研討會”日前在成都舉行,成為孩子眾多國內外文學和繪本領域頂尖嘉賓一齊探討了“成為孩子”這一圖畫書的永葆哲學命題以及未來圖畫書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中國著名繪本畫家蔡皋。童心生命樹文化促進中心供圖
蔡皋是中外專業作藝中國著名繪本畫家,曾創作《海的人士熱議女兒》《李爾王》《干將莫邪》《六月六》《隱形葉子》《花仙人》《桃花源的故事》《荒原狐精》等作品,被讀者們親切地稱為“繪本奶奶”。繪本其中,奶奶《荒園狐精》在1993年的蔡皋第14屆布拉迪斯拉發國際兒童圖書展(BIB)上獲得“金蘋果”獎,也是成為孩子中國獲此殊榮的第一人。
“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永葆傳統,都有深厚底蘊才能走到現在,童心我們國家也是中外專業作藝這樣,這就是人士熱議為什么我的作品有這么多關于傳統故事的一個重要原因。”談及自己的繪本創作理念,77歲的奶奶老人表示,自己一直在追問傳統,因為傳統是至今在指導和影響我們的一種力量。
與此同時,蔡皋還不斷追問自己的童年。她坦言,把每一次圖畫書的創作都當成是一次新的出發,并把圖畫書當成是自我完善、自我審視的路徑,通過創作回到童年。
與會嘉賓合影。生命樹文化促進中心供圖
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執行董事劉星保介紹,30年前,蔡皋老師告別16年的鄉村執教生涯,以連環畫作家的身份來到了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成為一名童書編輯。她永遠以“成為孩子”為自己的創作理想,站在兒童平齊的視角,熱情洋溢地發掘、探尋、記錄兒童世界的一切美好?!八€通過自己的作品,向讀者傳遞一種生活態度:無論年紀大小,我們都應該像孩子一樣,對待生活充滿好奇和熱情,永葆童心?!?/p>
蔡皋作品不僅得到了中國孩子的喜愛,也受到國際出版界的認可,作品《桃花源的故事》收錄于日本的小學教材。2014年安徒生獎得主羅杰·米羅說,自己很早之前就熟知蔡皋的作品,同時也是蔡皋的粉絲,“很多人都認為兒童不是完整的人,但我們應該相信童年是一個人最重要的階段,童年是一個充滿哲學意味和詩意的階段。”在他看來,蔡皋的作品在追問和表達童年上做了很多探索,讓人印象深刻,“蔡皋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p>
巴西昆丁兒童閱讀中心創始人沃內·坎諾尼卡則認為,蔡皋通過敘述的力量,把傳統文化和現代的藝術之美聯系在了一起。他強調,蔡皋雖然是年紀很大的時候才開始作畫,但她就像一個坐在傳統肩膀上的孩子,打開了思想和視野,一直在用驚喜和好奇的眼光來審視這個世界。
中國出版協會常務理事、國際兒童讀物聯盟前任主席、生命樹文化促進中心理事長張明舟指出,作為中國第一個獲得“金蘋果獎”的畫家,蔡皋對中國圖畫書的發展作出了獨特而持久的貢獻。他認為,蔡皋的視野非常寬闊,她的圖畫書世界里涵蓋了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間的文明對話,其作品兼具傳統性與現代性、多樣性與包容性,以及復雜性和深刻性,讓人感受到強烈的震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