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27件寶貝在沙特展出 一級文物3件
元代伊斯蘭教奈納·穆罕默德墓碑石的泉州拓片
為進一步推動中沙兩國文化交流,由中國國家文物局、海外沙特旅游及民族遺產總機構主辦,交通件寶件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承辦的史博“華夏瑰寶”展,將于9月13日至11月23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國家博物館展出,物館文物國內13家文博機構將聯合展出264件展品。貝沙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有27件展品參展,特展包括元代伊斯蘭教石刻5件,出級其中一級文物3件。泉州
8月21日,海外“華夏瑰寶”展覽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交通件寶件據介紹,史博此次展覽是物館文物中國文物首次大規模赴沙特展出,展覽以歷史發展為順序,貝沙展出自新石器時代至清代的特展精美考古遺存及傳世珍品。展覽共展出264件展品,其中文物展品220件,一級品數量38件。
本次展品來源于故宮博物院、徐州博物館、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洛陽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焦作市博物館、邳州博物館、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共13家文博機構。
據介紹,此次赴沙特“華夏瑰寶”展覽加入了中國與阿拉伯地區交往的篇幅,生動再現了自古以來中國與阿拉伯地區源遠流長的交流與對話。展覽分為“文明伊始與禮制建立”“一統盛世 鞏固與發展”“包容多元的對外交往”“商業萌芽與海洋貿易”“宮廷氣度與宮廷藝術”五個部分。
泉州海交館的展品將在第四單元“商業萌芽與海洋貿易”展出,本單元介紹了瓷器藝術、海洋貿易,以及中國與阿拉伯地區在宋元明時期的貿易與人員交往。這一單元中,不僅展出了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宣德青花云龍紋天球瓶,用阿拉伯文裝飾的明正德款瓷器,也展出了陜西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元代阿拉伯數字幻方鐵板。泉州海交館選送元伊斯蘭教奈納·默罕默德石墓碑參展,并用復原的船舶模型體現鄭和下西洋的澎湃景觀,從多維角度呈現這一時期文化與貿易的廣闊性和包容性。
(東南早報記者張素萍 通訊員黃皓婧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