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22日,院舉醫院由我院臨床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研究中心主辦的辦第第1期Cochrane-MAGIC中國中心華西循證臨床實踐指南方法學工作坊在厚德樓(臨床教學樓)226教室舉行。我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期川神經內科、大學血液內科、華西泌尿外科、院舉醫院胰腺外科、辦第皮膚性病科、期川特需醫療中心等科室的大學16名臨床專家參加了為期一天半的院內培訓。
本次工作坊旨在通過小班精品教學形式,華西對本院臨床專家進行循證臨床實踐指南及快速推薦制定的院舉醫院深入指導,進一步促進科學循證決策在臨床實踐中的辦第合理運用,助力醫院臨床研究的期川發展。
培訓中,大學臨床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研究中心/中國循證醫學中心主任、華西MAGIC中國中心主任孫鑫教授介紹了我院臨床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研究中心作為我國臨床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發源地的發展歷程以及多年來與國際MAGIC組織建立的緊密合作。并期望以此次工作坊為契機,大力促進我院指南制作研究體系建設。老年醫學中心郝秋奎教授分享了自己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學與MAGIC工作組從事指南及快速推薦制作的研究經歷。國際MAGIC組織創始人、首席執行主任,挪威奧斯陸大學Per Olav Vandvik教授也通過錄播視頻向本次工作坊的舉辦表示了祝賀。
本次工作坊由MAGIC中國中心聯絡員和常務負責人、內分泌科李舍予副教授和臨床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研究中心李玲副研究員主講。培訓采取教師授課與小組合作討論相穿插、“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通過精心籌備的循證臨床實踐指南的概念和制定、指南臨床問題的提出、系統評價與Meta分析概述、基于GRADE系統的證據向指南推薦意見的轉化、主要效應量與臨床決策及指南質量評價和后效評價7節課程,向學員們介紹了循證臨床指南及基于MAGIC體系的指南推薦的整體制作流程和關鍵環節。課程中,學員們基于自身專業領域提出臨床問題,逐步開展討論與合作,深度體驗了臨床問題到具體研究問題轉化、相關研究的設計及指南推薦制作的各個環節。講師們與不同臨床領域的學員們深入交流、熱烈討論,思維的碰撞為各自研究思路帶來了新的啟發。
本次培訓為我院高質量指南制定臨床人才的積累奠定了基礎,為穩步推進醫院循證臨床實踐指南及快速推薦的制定研究體系和人才團隊建設做出了有益探索。
鏈接:
2009年,挪威奧斯陸大學Per Olav Vandvik教授和加拿大McMaster大學Gordon Guyatt教授在目前公認的證據評級體系(GRADE)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和深入,建立了一套臨床實踐指南快速制作、傳播、應用和動態更新的完整方法學系統——MAGIC(Making GRADE the Irresistible Choice)。與傳統循證臨床指南相比,基于MAGIC體系的指南推薦更多是針對某一特定具體研究問題而制作。基于該模式形成的單個推薦可通過逐漸累積形成完善的指南推薦庫,用于臨床實踐。
近年來,我院中國循證醫學中心與MAGIC建立了緊密合作,推動了MAGIC在中國的實踐。2019年4月,經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批準,并得到國際MAGIC組織負責人Per Vandvik和共同創建者Gordon Guyatt教授支持,成立了中國MAGIC中心。同時聘請Vandvik和Guyatt教授作為顧問。2020年1月,經醫院批準,在循證醫學中心下成立指南快速推薦與應用研究室。在MAGIC體系的支持下,圍繞臨床證據的合成、評價及指南推薦意見的快速制作,實現向臨床實踐及時有效的轉化。尤其是,基于本土需求、證據和臨床實踐環境,制定質量高、時效性強、標準化控制的本土化指南推薦,促進循證臨床實踐。
MAGIC中國中心的建立是在MAGIC體系的支持下,基于本土需求和臨床實踐環境,圍繞臨床證據的合成、評價及指南推薦意見的快速制作開展相關研究,最終實現向臨床實踐及時有效轉化的重要里程碑。